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娄底旅游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2
2024-11-28
娄星区的名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动人的传说。“娄星” 之称始于北宋仁宗年间,相传此处为天体中娄星和氐星相会争耀之地,故而得名。
“娄底” 在南宋时称神童湾,由 “娄氐” 演变而来。“娄”“氐” 为天上两个星座,为二十八宿之一。娄宿属白虎(西方)七宿第二宿;氐宿亦称天根,属青龙(东方)七宿第三宿。娄底地区适居其下,人们称 “左青龙,右白虎”,认为此地吉星高照,兆卜祥瑞,因以为名。
娄星区古属荆州地域。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其隶属关系也不断变化。战国时期属楚,秦代属湘南县,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属连道,南朝宋永初三年(公元 422 年)属湘乡县,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属衡山县,唐武德一百年(公元 622 年)复属湘乡县,直至民国时期隶属不变。1951 年 8 月属新置蓝田县(后更名涟源县),1960 年 1 月成立娄底市,属邵阳专署。1962 年 10 月撤市复属涟源县。1980 年 7 月恢复娄底市,属娄底地区。1999 年 7 月撤市建区,成为地级娄底市唯一的中心城市。
关于娄星区的名字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当年姜子牙立榜封神,忘了给二十八宿中的娄星与氐星封疆划界,两星都被这片丰饶的土地所吸引,争为己属,伤了和气。后经仙人调解,二星恍然大悟,决心联手护玉,共葆辉煌。于是他们坦诚相交,肝胆相照,激动得热泪盈眶,落泪便成溪河。娄星和氐星站在河畔,立誓连约,握手言和,此河故名连河,几经传播便成涟河;此地故名娄氐,逐渐演变而成娄底,娄星区也因此得名。
娄星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其名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2023 年末,娄星区常住人口为 75.5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 57.44 万人,农村人口为 18.12 万人。城镇化率高达 76.02%。
娄星区的人口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年龄分布来看,0 - 15 岁人口总数为 16.59 万人,他们是娄星区的未来和希望,象征着这片土地的蓬勃生机。16 - 59 岁人口总数为 46.72 万人,他们是娄星区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60 岁以上人口总数为 12.25 万人,他们为娄星区的发展贡献了一生,如今享受着晚年生活。
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人口总数为 37.98 万人,女性人口总数为 37.58 万人,性别比例较为均衡。
娄星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散居区,有 32 个民族居民在境内生活。少数民族人口中,常住人口 1200 人,流动人口 1819 人(包含大、中专院校学生)。常住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是苗族、土家族、侗族。娄星少数民族分布分散,遍及全区 11 个乡镇街道,乐坪街道和大科街道占数略多。
此外,娄星区的宗教文化也丰富多彩。境内佛教传行始于唐朝,现存及新建的佛教活动场所有 23 处。境内历史有 7 处道观,目前全区有道教活动场所 3 处。基督教于民国 8 年传入娄底,目前全区有基督教活动场所 11 处。天主教于 1909 年由意大利籍何神甫从湘乡传至娄底,现全区有信教约 100 人。全区有合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37 处,民间信仰场所 8 处,临时活动地点 2 处。其中石井和水洞底分布较多。全区有省重点场所三处,市重点场所四处。宗教团体有佛教协会和基督教 “三自” 爱国运动委员会。全区有宗教教职人员 280 人,有信教群众约 6 万人。
2023 年,娄星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727.85 亿元,同比增长 6.3%。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由上年的 3.8:48.3:47.9 调整为 3.7:47.9:48.4。第一产业增加值 26.95 亿元,增长 3.5%;第二产业增加值 348.61 亿元,增长 7.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 243.60 亿元,制造业占 GDP 比重 33.5%;第三产业增加值 352.29 亿元,增长 5.7%。整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各产业协同推进,为娄星区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娄星区工业发展呈现出积极态势。2023 年,全区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 268.34 亿元,同比增长 6.6%。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1%。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 2.2%,股份制企业增长 13.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 26.2%。按行业分,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 36.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 4.5%,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下降 3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 9.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 75.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 20.6%,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 4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34.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39.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 10.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5.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16.92 亿元,同比下降 6.7%,实现利润总额 3.45 亿元,同比增长 25.45%。
近年来,娄星区积极推动工业发展,如娄星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完成 133.12 亿元,同比增长 16.2%;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 11.3 亿元,同比增长 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5.6 亿元,同比增长 14.3%。园区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保持了 “稳”,也实现了 “进”。娄星区还着力打造发展平台,争引发展项目,集聚发展合力。娄星区区属工业增幅曾多次位居全市第一,如 2012 年,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15.03 亿元,增长 28.4%,增幅居全市第一。今年,娄星区委、区政府积极实施工业经济发展 “四年倍增计划” 和 “企业帮扶行动”,全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推进园区建设,引进众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注重科技创新,突出品牌增效,推进项目建设,培育新兴产业,狠抓传统产业,夯实发展基础。
2023 年,娄星区建筑业增加值 80.4 亿元,比上年增长 8.7%;全区建筑业总产值 348.45 亿元,增长 5.5%。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97 家,比上年增加 7 家,实现利润总额较上年增长 8.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421.1 万平方米,下降 12.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56.8 万平方米,下降 72.9%。
2023 年,区属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8.1%,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占比为 1.6:23.0:75.4。分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增长 7.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下降 69.5%,民生投资下降 2.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139.8%,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 61.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17.2%。区属房地产开发方面,商品房销售面积 83.56 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 43.97 亿元,年末房屋待售面积 21 万平方米。
2023 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66.36 亿元,同比增长 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35.57 亿元,增长 8.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18.95 亿元,增长 10.6%;金融业增加值 35.04 亿元,增长 5.6%;房地产业增加值 23.41 亿元,增长 2.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 14.77 亿元,增长 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 22.11 亿元,增长 13.7%。区属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115.11 亿元,同比增长 25%,利润总额 9.42 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娄星区积极推动服务业发展,开展规模以上服务业年报暨五经普一套表业务培训会,为高质量完成统计报表工作、高质量推进全区服务业领域五经普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娄星区 “十四五” 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优势服务产业向特色化和规模化迈进,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精细化发展。目标是构建现代服务业百亿产业集群,基本形成高效专业的生产性服务体系和优质全覆盖的生活性服务体系,努力把全区打造为娄底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努力创建对接长株潭服务业强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省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全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2020 年,娄星区现代服务业稳步复苏,高位推动,集聚区建设初具成效,争资争项成绩喜人,招商引资有新突破,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1. 自然景观
(1)仙女寨生态公园
仙女寨生态旅游公园位于娄底市万宝新区,也是娄星区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它是万宝新区总体概念性规划中 “三园” 中的关键 “一园”,对万宝新城的 “绿肺” 功能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娄底市委、市政府与万宝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风景名胜方面,湖南九龙集团作为仙女寨生态旅游公园南面区域承建主体,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前期开发,并利用萧氏宗亲资源招商引资,成功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台湾南良集团。仙女寨生态旅游公园建设内容丰富,包括五星级宾馆、文化体育设施、佛教寺院、植物园等。2010 年 7 月,九龙集团与台湾南良集团在上海世博会湖南周签约,拟共同投资 1.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2 亿元)对仙女寨生态旅游公园进行全面合作开发,这是娄底市对台合作项目省级重点签约项目。
仙女寨,山水环绕,景色宜人,总面积 9.34 平方公里。这里有城区最高的山峰仙女峰,传说有三位为玉皇大帝守护金钟的仙女游历至此,被水光山色吸引,弃钟于崖下孙水河深潭,在山峰上筑宫定居,“仙女峰” 由此得名。于峰顶向下俯视,整个城区的风光尽收眼底。山上草木繁盛,林野清朗,顺着阶梯爬上山顶,又是另一番景色。山下的孙水河如玉带般环绕谷底,蜿蜒而过,两岸丛林陡峭,层林尽染,分外迷人。
漫步于仙女寨的丛林间,感受 “天然氧吧” 的清新与舒适。绿野间搭起天幕,煮一壶茶,山舒水缓,阳光正好,清风吹过身边,与三五好友闲聊人生,喝茶逗趣,无比惬意。仙女寨的农家乐菜馆有 68 家,以独具魅力的乡村特色餐饮和美食吸引着周边的游客。没有固定的厨师,每家每户都是家里人轮流主厨,味道不尽相同,却更显地道。河畔星璧港自明清以来,即为繁华小镇,商贾云集,人声鼎沸。而现在,河上的渡船每日来回,载着过客,也载着生活。
(2)洪家山森林公园
洪家山森林公园位于湖南娄底市娄星区北端的双江乡境内,与宁乡、湘乡、涟源等县市接壤。公园集山、水、洞、林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是山青水碧的人间仙境。
洪家山森林公园由 120 多座山头组成,层叠起伏、林木苍翠,空气清新、景致独特。园内森林覆盖率达 58%,有植物 84 科、436 种。还有坝高 50 多米、蓄水 1100 万立方米的青龙湖(双江水库),环库四周青山葱翠,湖水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有被称为人间仙境的 “圣仙十八洞”,洞内曲径通幽,目前已开发面积不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正等着人们前去探险、开发。位于新庄村境内的红军虎将贺国中故居是娄底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有数千人前往参观学习。
洪家山森林公园秀美大气,景区内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林相整齐,湖光山色十分迷人,一年四季均美不胜收。其中又以春天为最。冬去春来,万木吐绿,洪家山森林公园顿时成为花的世界,鸟的天堂,绿的王国。极目四望,处处是绿色的海洋,被暖风吹醒的叶子,泛着油油的新绿,簇簇拥拥地舞动低唱,一直延伸到苍茫的天际。叶浪如潮,花丛如岛,大树如帆,而秀美的双江水库,迎着春日阳光,波光粼粼,为充满生机的洪家山森林公园更添几分妩媚。
园内有数千亩竹林,每到清明前后,山间竹笋破土而出,特别有一种生长在石山上的小笋,可以从 3 月初一直采摘到 5 月上旬,这种小笋漫山遍野都是,天然无污染,而且味道鲜美,是娄底餐桌上点得最多的野菜之一。每年春季雨后初晴,有数不清的人们清晨上山采笋,既带来了具大的经济效益,也成了公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
(3)乌石峰
娄星区的 “乌石峰”,是一座高约 200 米的石质山丘,景色秀美,被誉为娄底市的自然地标。尤其适合春天游玩,沐浴在春风里阳光下,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1)娄底市博物馆
作为娄星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娄底市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这里不仅展示了娄底地区的历史演变,还有各种临时展览,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2)娄底影视城
娄底影视城是一个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和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里有仿古建筑群,重现了中国古代街市的风貌,是拍照留念的好地方。
(3)娄星古镇
娄星古镇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是了解湖南传统建筑风格的绝佳地点。古镇内的老街两旁布满了各式小店和餐馆,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湖南小吃。
娄星区作为娄底市的中心区域,汇聚了众多特色美食,这些美食不仅体现了当地的饮食文化,更是娄星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三合汤。这是娄底传统美食,酸辣可口、汤鲜味浓。牛肉、牛肚、牛血三种食材的完美结合,使得三合汤口感丰富,层次分明。酸辣交织的味道在舌尖上舞动,仿佛在演绎一场盛夏的交响曲,让人回味无穷。
辣子炒鸡也是娄星区的特色美食之一。味道香浓、麻辣爽口,选用本地的鸡肉,搭配上香辣的辣椒,经过独特的烹饪工艺,鸡肉鲜嫩多汁,辣味十足,让人一吃就难以忘怀。
水豆腐质地细嫩、鲜美可口。娄星区的水豆腐制作工艺讲究,保留了豆腐的原汁原味。无论是煮汤还是煎炒,都能品尝到水豆腐的细腻口感和鲜美味道。
柴火腊肉色泽红润、芳香四溢。选用当地的猪肉,经过传统的柴火熏制而成。腊肉的油脂在熏制过程中慢慢渗出,使得腊肉口感醇厚,香气扑鼻。无论是单独食用还是搭配其他食材烹饪,都能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口味鹅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娄星区的口味鹅选用优质的鹅肉,经过精心烹制,鹅肉鲜嫩,味道浓郁。独特的调味使得口味鹅具有独特的风味,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溶乔饼是娄星区的特色小吃,味甜细腻、落口消溶。以优质的杂柑为原料,制作出的溶乔饼口感如雪花般细腻柔软,一旦入口,便如春风拂面,化于舌尖。无论是作为零食还是甜点,都非常受欢迎。
南粉合菜色彩斑斓、鲜香糯软。以红薯粉丝为主料,搭配干的黄花菜、干笋和时令蔬菜,使得南粉合菜色香味俱全。鸡汤的鲜美、黄花菜的清香、干笋的爽脆以及蔬菜的细腻相互融合,每一口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美好的故事。
青椒炒肉是娄底传统美食,深受当地人喜爱。简单的食材搭配出不简单的味道,青椒的鲜辣与猪肉的鲜嫩相互映衬,是娄星区餐桌上常见的一道家常菜。
猪血粑是娄底传统小吃,味道香浓、营养丰富。以猪血、五花肉、豆腐等为主要食材,经过精心制作后,呈现出圆润色黑、腊香味浓郁的特点。无论是煎还是蒸,都能让人回味无穷。
香辣跳跳蛙肉质细嫩、香辣可口。选用新鲜的牛蛙,搭配上香辣的调料,使得跳跳蛙口感鲜嫩,辣味十足。是娄星区人民喜爱的一道特色美食。
此外,娄星区还有珠梅土鸡。选取当地纯天然的小脚黑鸡,搭配本地的五花肉和朝天椒,经过独有的秘方烹饪,让人品尝到一种鲜香爽辣的口感。鸡皮纯黄,肉质细腻,浓郁的香味弥漫口腔,仿佛在品尝一道人间美味。
雪花丸子是新化人心头的骄傲,在娄星区也广受欢迎。又被称为珍珠丸子,每当新春佳节来临,便成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糯米与五花肉的完美结合,软糯鲜香,口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杯子糕也是娄底的特色小吃之一。质地细腻如脂,白嫩无瑕,分金元宝和银元宝两种,精致如婴儿拳头。香喷喷的味道,松软滑嫩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
新化三合汤在娄星区同样备受推崇。牛肉的绵软与韧性、牛肚的嚼劲、牛血的脆嫩,酸辣交织,是对大地滋味的致敬,也是一种生活的热情与追求。
落口溶乔饼以其如雪花般细腻柔软的口感和天然的甘甜,成为人们喜爱的美味点心。无论是古稀之年的长者,还是稚气未脱的孩童,都无法抗拒这份纯真甜蜜的诱惑。
新化猪血粑也是娄星区的特色美食之一。以猪血、五花肉、豆腐等为主要食材,制作出的猪血粑圆润色黑、腊香味浓郁,无论是煎还是蒸,都别有一番风味。
这些特色美食不仅满足了娄星区人民的味蕾需求,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成为了娄星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娄星区作为娄底市的中心区域,酒店数量众多,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住宿选择。通过对携程旅行手机版以及道客巴巴上的信息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娄星区有不少知名酒店。
如娄底温德姆至尊豪廷大酒店,评分高达 4.8 分,以房间不错和设施很好受到游客好评,距娄星区中心直线 650 米。娄星华天假日酒店也获得了 4.8 分的高评分,其设施很好且早餐很棒,距娄星区中心直线 1.8 公里。宜尚酒店 (娄底大汉大道店) 评分为 4.7 分,房间不错且早餐很棒,距娄星区中心直线 2.8 公里。城市便捷酒店 (娄底涟钢沃尔玛店) 干净卫生、房间不错,距娄星区中心直线 2.2 公里。娄底 418 华天大酒店环境优雅、停车方便,距娄星区中心直线 150 米。星期六・轻雅酒店 (火车站石马公园店) 交通便利、前台热情,距娄星区中心直线 1.1 公里。风茂酒店 (娄底中心医院职业技术学院店) 设施很好、环境优雅,距娄星区中心直线 2.1 公里。莫林风尚酒店 (娄底步步高广场中心医院店) 房间很大、停车方便,距娄星区中心直线 1.3 公里。豪莱雅酒店 (娄底体育馆店) 设施很好、早餐很棒,距娄星区中心直线 2.7 公里。赫柏希音酒店 (娄底南站店) 前台热情、环境优雅,距娄星区中心直线 3.7 公里。
此外,从道客巴巴提供的 2020 湖南娄底住宿业宾馆酒店名录中可以看到,娄星区还有娄底鸿冠美克尔酒店有限公司、湖南清泉商贸实业集团清泉大酒店有限公司、湖南恒丰大酒店有限公司、娄底鸿源紫荆酒店有限公司、娄底路桥大酒店有限公司、娄底市高盛百合酒店有限公司、娄底迎宾馆、娄底星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众多酒店。
娄星区的酒店数量较多,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从高档豪华酒店到经济实惠的快捷酒店,从位于市中心的酒店到周边景区附近的特色酒店,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在旅游接待能力方面,娄星区近年来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接待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从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次的数据来看,2023 年娄星区旅游总收入 159.66 亿元,增长 39.9%;旅游接待人次 1617.16 万人次,增长 38.08%。城郊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也体现了娄星区旅游接待能力的不断增强。
娄星区积极打造 “20 分钟农文旅便民服务圈”,深入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全力打造 “20 分钟农文旅便民服务圈”,让群众享受 “家门口” 的便捷文旅服务。通过开发城郊休闲游产品、举办高水平节会、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等举措,丰富了旅游产品和活动,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
同时,娄星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 “四好农村路” 建设资金 12.2 亿元,建成美丽公路 200 公里、生态文明样板路 130 公里,改造通组通户公路 400 公里,让中心城区群众驾车 20 分钟内到达度假地。如 S543 杉山 - 双江生态文明样板路,串联起花溪谷玫瑰基地、休闲农家乐莫言醉、洪家山省级森林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贺国中故居,每年吸引游客达 120 万人次,为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
此外,娄星区还积极推动 “文旅” 与 “农旅” 深度融合,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举办娄底特色农产品博览会、“湘聚娄底 消费有礼” 等活动,为旅游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活力,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
综上所述,娄星区酒店数量众多,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未来随着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娄星区的旅游接待能力有望继续增强,为更多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