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娄底旅游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2
2024-12-01
娄底市博物馆作为娄底市唯一的具有标志性、地方性和综合性的市(州)级博物馆,在娄底的文化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更是一座承载着娄底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娄底市博物馆是娄底最重要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致力于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娄底历史、突出发展成就以及进行传统教育,堪称一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通高三层,位于娄星区秀石街市文体公园北侧,占地面积达 4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9900 平方米。整体建筑简约大方,与周围优美宜人的环境相得益彰。馆内划分陈列展示、公共服务、文物库房、科技保护与办公区等五大功能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公共服务区设有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休闲区等,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在这里,观众可以参与各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提升文化素养;多功能报告厅则为举办各类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供了场所,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学术探讨;休闲区则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让他们在参观之余能够稍作休息,更好地享受文化之旅。
陈列展示区设有 6 个展厅,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厅。其中,基本陈列《蚩尤故里 湘中明珠 — 娄底历史文化陈列》,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近现代,全面展示了娄底历史文化发展脉络。通过珍贵的文物、生动的场景再现、沙盘模型、3D 动漫、图文表格等手段,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娄底先民的生活,领略娄底在农耕武治、阜丰教化、血性精神等方面的地域文化特色。在 “远古记忆” 展厅中,3D 动画生动演绎着 “沧海桑田”“采集狩猎”“原始族治” 的场景,三组雕塑与壁画带观众穿越历史,回望娄底先民的生活;在 “农耕武治” 板块,商周时期金戈铁马战争场景结合大型油画,体现了农耕武治的特色,大视觉诉说着那沙场激战、钟鼓齐鸣的古战现场。博物馆内还复原了宋代瓷器烧造过程,再现龙窑实景与制坯、上釉、绘画、烧造等制瓷过程,并设置制陶体验互动区,趣味浓浓。
专题陈列《这一方热土 — 娄底红色印记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展示娄底在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娄底人民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雷锋精神 永恒芳华主题展》《娄底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大型图片展》则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观众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正能量。
2 个临时展厅,承接各类展览,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文化体验。娄底市博物馆每年组织举办临时展览近 20 个,涵盖了历史、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促进了文化艺术交流,彰显了博物馆作为重要的高雅文化殿堂的功能。
娄底市博物馆始建于 1994 年,历经多年的发展,馆藏文物日益丰富。该馆现有藏品 739(件套),珍贵文物 114(件套),陈列展览 9 个,举办教育活动 16 次,参观人数 11.6 万人次。现有基本陈列两个,即 “成仿吾纪念室” 和 “娄底名人展室”。“成仿吾纪念室” 集中展示了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成仿吾先生光辉而功勋卓著的一生,现已成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研究成仿吾文学、教育思想的重要基地,每年接待中央至地方各级前来参观的领导及学术团体 20 多批次。“娄底名人展室” 陈列展示了从三国蒋琬至近代曾国藩至现代刘筠等数十位在中国历代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娄底籍人士的图片、实物和文字资料,是展示娄底地方文化特色、进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娄底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娄底市博物馆承担着考古发掘、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种职能。长期以来,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娄底历史文脉呈现给广大观众,努力打造城市会客厅和历史文化名片。“赓续文脉,踔厉奋发”,娄底市博物馆正以全新的姿态,扬帆起航。
在夏雨天,漫步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生活多了灵气和清雅。娄底市博物馆与娄底市图书馆、娄底市美术馆一起,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盛宴。拿上一本好书,对视一件文物,参观一场展览,享受一场文艺盛宴,在匆忙的世界里,让生活慢一下。娄底市博物馆,值得每一个人前来参观,感受娄底的历史与文化,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娄底市博物馆位于娄星区秀石街市文体公园北侧。这里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方便游客前来参观。同时,周边人口集中,商业繁华,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餐饮、购物等配套服务。
娄底市博物馆整体建筑简约大方,与周围优美宜人的环境相得益彰。周边有娄底市图书馆、娄底市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共同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娄底市图书馆位于娄底市娄星区月塘东街体育公园文化中心,馆内藏有大量纸质书和电子书籍,还有丰富的视频和音频资源,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在这里,游客可以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娄底市美术馆是集展览陈列、收藏保护、学术研究、教育推广、对外交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馆内坚持定期更换馆藏艺术作品并向公众免费开放,为游客提供了欣赏美术作品、接受审美教育的机会。
娄底市博物馆与图书馆、美术馆一起,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区域。在这里,人们可以拿上一本好书,对视一件文物,参观一场展览,享受一场文艺盛宴,在匆忙的世界里让生活慢下来。
娄底市博物馆始建于 1994 年,当时馆舍面积 3400 平方米,馆藏文物数千件。作为娄底市唯一的具有标志性、地方性和综合性的市(州)级博物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展示娄底历史的重要使命。
2002 年 12 月,娄底市博物馆正式开馆,向公众展示其丰富的馆藏文物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16 年,博物馆搬至新址,现通高三层,占地面积 4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9900 平方米。新馆的建筑简约大方,与周围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为观众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参观体验。
现有基本陈列两个,即 “成仿吾纪念室” 和 “娄底名人展室”。
“成仿吾纪念室” 集中展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成仿吾先生光辉而功勋卓著的一生。成仿吾纪念室于 2000 年 8 月开始筹立,2002 年 12 月正式开放。在设立之前,娄底市文物管理处、娄底市博物馆负责人数次赴北京征集成老的有关文物,并与成老的夫人张琳女士及其亲属多次接触,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 1999 年 8 月和 2000 年 5 月分两次从北京成老家征集了大量成老的生前用品、手稿、藏书等珍贵文物近 900 件,并将成老书房内的物品整体征集回馆,在纪念室内设立成老的书房复原陈列室。现已成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研究成仿吾文学、教育思想的重要基地,每年接待中央至地方各级前来参观的领导及学术团体 20 多批次。
“娄底名人展室” 陈列展示了从三国蒋琬至近代曾国藩至现代刘筠等数十位在中国历代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娄底籍人士的图片、实物和文字资料,是展示娄底地方文化特色、进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娄底市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每年接待中央至地方各级前来参观的领导及学术团体 20 多批次。成仿吾纪念室以其丰富的文物和深刻的历史内涵,吸引了众多领导和学术团体前来参观学习,成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每年组织举办临时展览近 20 个。娄底市博物馆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每年举办近 20 个临时展览,涵盖了历史、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例如,“记忆 + 创造力” 系列 5.18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围绕 “博物馆(记忆 + 创造力)= 社会变革” 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活动现场展示了《娄底馆藏文物精品图片展》《娄底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图片展》等流动展览,200 多张照片、40 余块展版直观生动,引起了市民们的强烈兴趣。同时,在文物征集宣传上创新思路,加大宣传拓宽渠道,先后征集了春秋扁銎弧刃青铜斧、春秋变形夔龙纹青铜鼎等珍贵文物,并奖励捐赠,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热潮。此外,“贺显清・藏 历代名家碑刻拓片展” 在娄底市博物馆举行,展出包括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赵孟頫的《天冠山碑》等珍藏拓本在内的 80 余幅作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书法专家及书法爱好者参加,共同见证这场碑刻拓片盛会。开幕式上,贺显清当场向娄底市博物馆无偿捐赠了部分珍贵历代名家碑刻拓片。
2020 年 12 月 21 日,入选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名单。这一荣誉的获得,是对娄底市博物馆多年来在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方面工作的高度认可,也为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娄底市博物馆通高三层,整体建筑简约大方,给人一种庄重而不失优雅的感觉。其外观设计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繁琐装饰,却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建筑的线条流畅自然,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娄底市博物馆内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馆内划分陈列展示、公共服务、文物库房、科技保护与办公区等五大功能区。
公共服务区设有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休闲区等。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心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让人们在参观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娄底的历史文化。多功能报告厅则为举办各类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供了场所,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学术探讨。休闲区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息空间,让人们在参观之余能够放松身心,更好地享受文化之旅。
陈列展示区设有 6 个展厅,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厅。基本陈列《蚩尤故里 湘中明珠 — 娄底历史文化陈列》,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近现代,全面展示了娄底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专题陈列《这一方热土 — 娄底红色印记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雷锋精神 永恒芳华主题展》《娄底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大型图片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个临时展厅,承接各类展览,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文化体验。
文物库房用于保存珍贵的文物,科技保护区则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办公区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博物馆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总之,娄底市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简约之美,又融入了娄底的历史文化元素,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文物收丰富
娄底市博物馆现有藏品 739(件套),珍贵文物 114(件套)。这些文物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种类丰富多样,包括青铜器、陶瓷器、名人字画、古籍善本以及玉器木器杂项类等。其中不乏许多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如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云气纹瓷碗、春秋菱形云雷纹圆銎青铜斧、清何绍基撰书并篆额诰赠光禄大夫云南巡抚刘牧庵神道碑铭并序等。这些文物不仅是娄底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陈列:《蚩尤故里 湘中明珠 — 娄底历史文化陈列》,全面展示娄底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近现代,通过珍贵的文物、生动的场景再现、沙盘模型、3D 动漫、图文表格等手段,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娄底先民的生活,领略娄底在农耕武治、阜丰教化、血性精神等方面的地域文化特色。藏专题陈列:《这一方热土 — 娄底红色印记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展示娄底在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娄底人民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雷锋精神 永恒芳华主题展》《娄底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大型图片展》则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观众树立了榜样,传递了正能量。
临时展览:每年举办近 20 个临时展览,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 “记忆 + 创造力” 系列 5.18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围绕 “博物馆(记忆 + 创造力)= 社会变革” 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活动现场展示了《娄底馆藏文物精品图片展》《娄底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图片展》等流动展览,200 多张照片、40 余块展版直观生动,引起了市民们的强烈兴趣。此外,“贺显清・藏 历代名家碑刻拓片展” 在娄底市博物馆举行,展出包括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赵孟頫的《天冠山碑》等珍藏拓本在内的 80 余幅作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书法专家及书法爱好者参加。
娄底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让人有回家之感。他们以热情、专业的服务,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参观体验。无论是解答观众的疑问,还是引导观众参观,工作人员都始终保持着耐心和微笑。他们的服务不仅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也为博物馆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娄底市博物馆展示了娄底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名人故居,如曾国藩故居、蔡和森蔡畅故居、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等。通过这些展示,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娄底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同时,博物馆还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如红色记忆之旅、诗歌朗诵等,让观众更好地领悟娄底红色资源,讲好娄底故事,传承好娄底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娄底的连璧书院等历史文化遗
迹,为研娄底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娄底市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肩负着展示娄底历史、突出发展成就以及进行传统教育的重要使命。通过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精心设计的陈列展览,向观众呈现娄底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让人们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历史变迁,了解娄底先民的生活方式、农耕武治、阜丰教化和血性精神等地域文化特色。博物馆通过珍贵的文物、生动的场景再现、沙盘模型、3D 动漫、图文表格等多种手段,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娄底的历史。
例如,在 “远古记忆” 展厅中,3D 动画生动演绎着 “沧海桑田”“采集狩猎”“原始族治” 的场景,三组雕塑与壁画带观众穿越历史,回望娄底先民的生活;在 “农耕武治” 板块,商周时期金戈铁马战争场景结合大型油画,体现了农耕武治的特色,大视觉诉说着那沙场激战、钟鼓齐鸣的古战现场。博物馆内还复原了宋代瓷器烧造过程,再现龙窑实景与制坯、上釉、绘画、烧造等制瓷过程,并设置制陶体验互动区,让观众在动手实践中更好地了解娄底的历史文化。
娄底市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临时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学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娄底市博物馆积极开展扎染等非遗文化传承活动,让青少年在动手学习中了解非遗、传承非遗,提升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扎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娄底市博物馆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中,扎染代表性传承人邱玲为孩子们认真讲解扎染的起源与传承,并现场展示基本制作流程及技法。孩子们纷纷跃跃欲试,从捆扎、浸泡、染色、拆线,到最后打开,一块普通的手帕,经过扎染变得绚丽多彩、独一无二。
扎染体验活动不仅让青少年们亲身体验了究传统非遗艺的魅力,还推动了传统非遗不断融入现代生活。通过这种方式,娄底市博物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娄底市博物馆开展 “我们的节日 —— 端午” 主题活动,让观众体验包粽子、射五毒、制香囊等民俗活动,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端午假期,娄底市博物馆粽叶飘香,观众跟随博物馆志愿者的指导体验包粽子,将粽叶摊开、把赤豆糯米包紧、用草绳扎好,裹住传承千年的味道。在射五毒、投壶体验区前,小朋友们兴趣盎然,屏气凝神、瞄准投掷,体验古人端午驱除 “五毒、延承古代 “射” 礼的民俗活动。还有 “香草集会”,邀请市民观众用布料、香草制作香囊,以香囊手作为礼,寄托美好的祝愿,营造浓郁节日色彩。
丰富的体验活动,让观众得以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尽享假日休闲。此外,娄底市博物馆还举办了 “诗情画意迎中秋” 系列活动,包括中秋课堂、诗词飞花令、非遗传承巧手绘团扇、触摸历史寻找文物等活动,让市民在博物馆里欢度佳节的同时,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坚定文化自信。
娄底市博物馆推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 馆藏文物线上展览》,讲述文物背后的娄底故事,号召公众一起守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
为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娄底市博物馆推出了《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 馆藏文物线上展览》,通过展示清何绍基撰书并篆额诰赠光禄大夫云南巡抚刘牧庵神道碑铭并序、清移建涟壁书院记事碑、清曾国藩书 “云构延禧” 木制匾、清曾国藩书木刻对联、民国陶龛学校用铜铃等文物,讲述文物背后的娄底故事。
娄底市博物馆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展示平台,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内涵价值,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紧密结合,吸引公众参与到文物保护、传承文明中来。今后,娄底市博物馆将继续发挥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作用,推出更多体现娄底历史文化突出特性、反映时代进步和发展的文化成果,为社会提供文博高质量供给,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娄底市博物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具体时间如下:
夏季(7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上午 9:00—12:00;下午 13:00—17:30(17:00 停止入场)。
非夏季时段及法定节假日除外的时间:8:30 - 17:00,16:30 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及农历除夕全天闭馆。
电话:0738 - 8210687。
文明参观,爱护文物和公共设施。
娄底市博物馆内的文物和公共设施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公共资源,我们在参观时应保持文明的行为举止,不触摸、不损坏文物,不随意破坏公共设施。尊重历史文化,共同维护博物馆的良好环境。
遵守博物馆的各项规定,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
进入博物馆后,我们要严格遵守博物馆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不得在馆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等。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有序参观各个展厅,确保参观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可以提前了解博物馆的展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观。
在前往娄底市博物馆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当前的展览信息。这样可以提前规划好参观路线,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览进行参观,提高参观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娄底的历史文化和特色,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