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娄底旅游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2
2024-11-28
涟源,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因地处涟水上源而得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涟源的名称历经了多次变化,与周边地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涟源属楚。秦朝时,隶属长沙郡。西汉时,分属长沙国连道、益阳、昭陵县地。东汉至西晋时,分属连道、湘乡、益阳、邵陵县。南北朝时,分属湘乡、益阳、邵陵县。隋代,属益阳、衡山、邵阳县。唐代,分属湘乡、益阳、邵阳县。宋代,属湘乡、安化、新化、邵阳县,隶属潭州长沙郡和邵洲邵阳郡。元朝,属湘乡州、安化、新化、邵阳县。明朝、清朝、民国时期,属安化、新化、湘乡、邵阳县。
1949 年 8 月,湖南和平解放后,涟源境内原湘乡、安化县部分属益阳专区,邵阳、新化县部分属邵阳专区。1951 年 8 月,分安化、湘乡、邵阳 3 县部分地域新置蓝田县,属益阳专区。1952 年 8 月,因湖南蓝田县与陕西蓝田县重名,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湖南蓝田县为涟源县,因其地处涟水上源而得名。1952 年 11 月,益阳专区撤销,涟源县改属邵阳专区。1958 年 8 月,新化县部分区域划归涟源县。1960 年 2 月,分涟源县地设立娄底市。是年 10 月,娄底市撤销,并入涟源县。1977 年 9 月,设立涟源地区,涟源县划归涟源地区。1980 年 9 月,分涟源县地,恢复设立娄底市。1982 年 12 月,涟源地区改名娄底地区,涟源县属娄底地区管辖。1987 年 6 月 10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涟源县,设立涟源市,行政区划不变。1999 年 1 月 20 日,撤销娄底地区,设立娄底市,涟源市由湖南省直辖,娄底市代管。
涟源地处湖南省几何中心,东毗娄底、双峰,南接邵东、新邵,西邻新化、冷水江,北连安化、宁乡,是沟通湖南东西经济走廊的咽喉之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涟源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涟源市 2023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数 112.7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8.4 万人,乡村人口 84.3 万人。从近几年的人口变化趋势来看,涟源市的户籍人口数量相对稳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人口数量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而乡村人口数量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
2023 年末,涟源市常住人口 84.01 万人。近几年,涟源市的常住人口也基本保持稳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方面,2023 年达到 41.23%。近年来,涟源市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吸引了一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使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同时,涟源市积极发展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常住人口的稳定和城镇化率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涟源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和趋势。2023 年,涟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56.3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 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6.7 亿元,增长 3.3%;第二产业增加值 121.7 亿元,增长 4.8%;第三产业增加值 177.9 亿元,增长 4.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15.9:34.1:50.0。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表现突出。2023 年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68.9 亿元,同比增长 4.4%,排名并列第二;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排名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8.1%,排名并列第一;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3.1 亿元,同比增长 8.4%,排名第一;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6.96 亿元,同比负增长 7%,排名第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102 元,同比增长 5.7%,排名第三。
2024 年 1-8 月,涟源市地区生产总值为 1764858 万元,同比增长 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4.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 8.8%;商品房销售面积 9.97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40455 万元,同比增长 6.1%;地方财政收入 63631 万元,同比增长 0.9%。
重点项目加力推进,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涟源市定期调度 “两个前期”,累计谋划前期项目 183 个,储备中央预算内项目 79 个;申报专项债项目 13 个,争取专项债额度 11.16 亿元、已发行 6.57 亿元。截至 2023 年 9 月底,3 个省重点项目、26 个娄底市重大项目分别完成投资 21.3 亿元、58.2 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 148.7%、75.9%;年产 600 万支锂电池正极材料厂房主体框架完成,外墙安装完成;桥头河通用机场已于 9 月 28 日试飞。123 个本市本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122.3 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 70%。项目建设工作被省政府《政务要情与交流》列为典型经验。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 412.53 亿元、304.89 亿元,同比增长 9.05%、21.4%,存贷比达到 74%,贷款余额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存款余额。在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力带动和金融保障支持下,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68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高于娄底平均水平 6.4 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地位稳固,工业经济稳步恢复:大力发展粮食生产,2023 年前三季度,完成早稻播种面积 21.25 万亩,中稻种植面积 27 万亩,晚稻 21.5 万亩,玉米 17.5 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超 42 万吨。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182.7 亿元,增长 25.3%;上交税金 7.4 亿元,增长 14.2%。在园区发展的有力带动下,全市工业经济稳步恢复。前三季度,完成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 185.3 亿元,同比增长 1.1%;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10.2%,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 6.3 个百分点,拉动我市前三季度 GDP 增长 2.3 个百分点。
消费热度较快回升,对外贸易恢复增长:2023 年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快速回升势头,餐饮、住宿、文旅等传统消费行业持续复苏,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有所回升。商品房单月销售面积连续拉升,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负增长 0.9%,高于上半年 23.2 个百分点。受第二届娄底旅发大会积极影响,国庆期间的游客数和旅游收入较去年同期成倍增长。前三季度,接待游客 482.61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47.95 亿元,同比增长 50% 以上。“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 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涟水风光带夜市街成功申报湖南省首批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前三季度,完成进出口总额 7.63 亿元,增长 40%;其中出口总额 5.47 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市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 25 次,引进实体经济项目 8 个、资金 38 亿元,完成内联引资 73.6 亿元,实际利用外资 137.9 万美元。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财政收入稳中有降:城镇新增就业 5442 人,完成年度任务的 9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5.5% 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8609 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粮食、蔬菜水果及肉、蛋类等农产品价格稳定,市场物资供应充足,物价上升动力减弱。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6.96 亿元;其中税收收入 4.28 亿元,同比下降 12.2%;非税收入 2.68 亿元,同比增长 2.6%。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民生支出保障较好:2023 年 1—9 月,预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102 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255 元,增长 3.5%,预计娄底五县市区排名第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481 元,增长 6.8%,预计娄底五县市区排名第三。前三季度,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完成 38.1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 75.9%;城乡社区支出、教育支出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完成 1.46 亿元、9.2 亿元和 9.85 亿元,分别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 2.9%、18.3% 和 19.6%。
部分指标降幅明显:受能源制约、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涟源市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批发业跌幅较大,均超过了 10%,拖累了我市经济发展。二季度以来,地方财政收入一直呈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同比负增长 7.04%,与去年同期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工业企业运行艰难:企业面临订单锐减、销售下降的双重冲击,部分规上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企业效益下滑、亏损加剧,规模工业增速从 7 月起开始负增长且逐月下滑趋势明显,工业企业税收同比下降 8.6%。
发展不及预期,多个行业出现负增长:2023 年上半年,涟源市部分经济指标增速不及预期,恢复回升态势还不稳固。1-6 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 6.2%;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24.1%;建筑业总产值同比下降 25.4%;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 40%,批发业销售额增速同比下降 7.2%。
发展后劲不足,下行压力倍增:上半年,涟源市仅新增 1 家规模企业,退出 6 家,净增为负。截至 6 月,已有 50 家规模企业停产,占在库企业总数的 10% 以上。全市在库项目 137 个,58 个已投产,其余在建项目 79,剩余投资总额 55 亿元;在建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有 25 个,剩余总投资 43.5 亿元。现有的在库企业和项目发展后劲不足,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支撑。
经济发展支撑单一,抗风险能力差:涟源市制造业占 GDP 总量 24% 左右,但对 GDP 的贡献率基本稳定在 60% 以上,成为拉动 GDP 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一季度制造业拉动 GDP 增长 2.7 个百分点;二季度拉动经济增长 2.2 个百分点。二季度制造业增速低于一季度,导致 GDP 增速也相对下滑。目前经济发展呈现出制造业兴,经济兴,制造业衰,经济衰的状态。靠单一产业支撑,其他产业贡献力度不足的现状,加大了经济运行风险。
加大新兴产业培植力度:对标娄底 “材料谷”、涟源 “一区三基地” 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百十一” 工程实施,继续支持发展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打造 “建筑之乡”,建设 “汽车物流之都”,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量,为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支撑。
抓企业培育,提升发展质量:加强在库企业动态监测,帮助潜在退库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防止退库。做好可挖潜领域、行业的排查摸底和引导培育,重点关注产业链配套企业、建筑、物流企业发展状况和餐饮酒店大个体的发展监测,加大扶持培育力度,稳步推进达标企业入库工作,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挖掘热点,提振市场消费活力: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稳增长政策,撬动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提升市场整体活力,激活消费潜力。利用旅发大会的机会,充分挖掘和系统整理具有涟源旅游资源和地方特色,着力打造高品质特色旅游、餐饮地理品牌,增强本地知名度,增加新的消费热点。持续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加快消费市场回暖,引导群众释放消费潜力。
紧盯项目,抓实投资硬支撑:发改部门联合项目责任单位,紧盯投资增长目标,聚力攻坚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项目包抓责任制,抓好项目储备和接续实施,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项目入库等工作,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力建园区,抓产业。以创建 “五好” 园区为抓手,夯实产业集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重点支持娄底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谋划经济工作要坚持项目思维,提前谋划加强项目储备,聚焦国省重大战略、聚焦 “十四五” 规划项目中期调整,坚持 “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围绕投资重点方向,加快谋划布局省、娄底市项目及本级重点项目。
湄江风景区位于涟源市城西北,距蓝田镇 30 公里,总面积 108 平方公里。它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景区共有四百多个景点,其中一级景点 76 个,二级景点 126 个,三级景点 226 个,分布在十大景区之内。
湄江风景区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地质景观,包括溶洞和峡谷,以及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这里有千姿百态的地表和地下景观,明显区别于云南石林、广西桂林、湖南张家界等著名景观。景区内的天生桥又名神仙桥,是中国在碳酸盐盐溶发育区中所发现的唯一一座双曲三孔自生桥。莲花涌泉为一大流量的上升涌泉,泉水终年不断。藏君洞是一大型天然溶洞,洞内钟乳石十分丰富,构造奇特。观音崖是一怀抱半圆型峭壁,崖壁上仍发育有观音洞、藏佛洞、罗汉洞、盘蛟洞藏经洞等觉壁五洞。十里画廊峭壁巍弘,悬崖峭壁上因风化作用形成多彩的奇异画面,属国家级地质遗迹。塞海湖为一天然岩溶湖泊,水域面积达 800 万立方米。仙人府是由垂直节理裂隙在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重力崩落作用下形成的大型天生桥,其双孔天生桥形似 “湄” 字拼音首写字母 “M”,单孔天生桥形似 “江” 字拼音首写字母 “J”,合二为一组成了 “MJ”—— 湄江,是中国内具有典型域名标志的景点。香炉山景区为一衰老的峰林地貌,形似一座香炉,形成了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群。
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湘中,纵横百里,万山耸翠,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公园批准于 2007 年,总面积 93 平方公里,分为凤凰、狮河、荆竹、岳坪峰、小洋江、白马湖、飞水崖七大景区。2014 年被评为 “全国十佳养生基地”,2017 年进入 “全国第一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创建名单,2018 年批准为 “湖南省传统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龙山在古籍上多有记载,汉高祖五年在龙山脚下杨家滩置连道县,因靠近龙山,曰龙城。龙山是古龙城的志山,具有两千多年可考历史记载。龙山景色四季各有特色,春花烂漫、夏日清凉、秋色斑斓、冬雪雾凇。人文景观古朴庄严,药王古殿始建于唐代,整个殿宇由条石、方石构成,墙面依稀可见字刻、图画等雕刻,屋顶采用铁瓦覆盖,工艺别具风格。水文景观灵秀瑰丽,观娱相融,地质景观雄伟奇特,绝壁险峻,生物景观层次分明、五色斑斓。日出云海、飞瀑流泉、山珍美食誉为 “龙山三绝”。
龙山森林茂密,气候温和凉爽,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年平均气温 13.6 度,七月平均气温 24.3 度,是天然的避暑圣地。空气质量特别优良,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 4.5 万个,PM2.5 浓度每立方厘米 20 微克以下,细菌含量每立方厘米 100 个以下,无环境辐射,是高品质的天然森林氧吧。
仙人洞景区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景区内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石刻,相传八仙之首铁拐李经常出没于此,带徒炼丹济于世,恩泽乡里救众生,百姓拥戴封 “药王”。这里是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古老的宗教文化和民间传说的魅力。
古楼山古村落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位于涟源市荷塘镇。这里山明水秀,英才辈出,民风淳朴,四季分明。古村落内有传统的房屋、手工艺品和美食,生活方式和传统手艺都体现了湘中地区的乡土文化。古楼村与周边地点有古楼湾、文家铺、新石灰圫等,主要农产品有芥菜苗、西洋菜、羽衣甘蓝等。村内及附近企事业单位有古楼木竹加工厂、古楼机械铸造厂、双涟石材、向阳桥超市、立马电动车、联塑管道、大理石橱柜、湘琴购物中心、恒旺汽配、涟源农村商业银行、古樱众兴批发部、古楼平开窗等。
玉女河景区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公园,清澈的河水、美丽的风景和宁静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河上,欣赏两岸的美景。这里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
三尖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保护自然生态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优美,各种珍稀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的绝佳场所。
紫油滩古村落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这里的石板路、老房子和传统的生活方式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古村落仿佛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书,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沉浸在悠久的历史氛围中。
大熊山森林公园是一个美丽的森林公园,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壮丽的峡谷,是一个徒步和探险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森林的宁静与神秘,挑战自我,体验徒步探险的乐趣。
天堂湖景区是一个美丽的湖泊,这里有美丽的湖光山色、宁静的环境和丰富的水生动植物,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湖水清澈见底,周围山峦环绕,景色宜人。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涟源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地方,这里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博物馆通过各种展览和展示,向游客介绍涟源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风土人情,是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涟源市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每一道都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独特风味。
涟源市斗笠山镇花蕊粉丝厂开发的 “花蕊牌” 粉丝,以优质红薯为原料精制而成。这是一种无污染、无副作用的绿色食品,不使用任何添加剂。其制作过程严谨,先制作红薯淀粉,包括选薯、清洗、粉碎、过滤、晒干等步骤,再用红薯淀粉加工成粉丝,包括配料与打芡、和面、挤压成型、散热与剪切、冷冻、搓粉散条、晒燥、包装等环节。粉丝口感酥软纯美,纤维质含量较高,还具有某些药效作用。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且有良好的附味性,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本身的柔润嫩滑,更加爽口宜人。产品供不应求,畅销全国,是家庭食用、馈赠亲友的珍品。
伏口 “水膀” 是伏口镇的一道名菜,充分体现了 “梅山蛮” 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个性特点。最原始的伏口 “水膀” 制作方法独特,先把猪腿洗净去毛后放进锅里用大火煮沸一个小时,随后放上盐用文火慢炖 2 个小时去腥出香,再把猪腿拿出来冷却 1 个小时,使猪皮紧缩、猪脚口感富有弹性,最后再用大火炖,炖到汤盖不住肉时止,出锅时把炒好的辣椒淋在上面。这样制作出来的 “水膀” 香气扑鼻,肉皮有筋力、有嚼味,肉质酥软,用筷子轻轻一夹即可分开。随着时代发展,伏口 “水膀” 的制作方法有所改良,由原来的整只后膀烹煮改为切成大块烹煮,还加上了魔芋豆腐、鸡块、油炸豆腐、腌白辣椒等配料,味道更香、更甜,一点也不油腻,让人吃了回味无穷。2011 年 4 月,伏口 “水膀” 荣获 “娄底市首届乡土菜烹饪大赛” 金奖。
珠梅土鸡是娄底的特色菜之一,因产于涟源市珠梅村而得名。珠梅土鸡选用本地地道三黄鸡,白天食青草、吃地虫,晚上接受主人的五谷喂养。其皮纯黄色,古铜感,咬在嘴里糯性很浓也很粘,鸡肉却非常细腻,没有半点粗糙感。珠梅土鸡的制作方法讲究,选用香甜超辣的涟源朝天尖椒,将山黄鸡砍成大块,加鸡肠子、鸡杂、鸡血,五花肉切成大片,一只鸡加七八片,每片小巴掌大。五花肉先入锅爆炒,精肉呈黄色,肥肉出油,再放鸡块翻炒,加料酒,煸干水分加薄姜片和一铲勺水,加青辣椒、红辣椒、盐、鸡精红焖,到快收干水出锅。正宗的涟源珠梅土鸡老店有一种秘方汤汁,从不外传。
湘军水火席是民俗类非遗项目,2021 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它起源于古代杨市镇,村民用鸡、鱼、肉三牲祭祀水神,经过发展,加入蔬菜进行荤素搭配,又因本地湘军返乡带入江浙一带甜食,形成现在的湘军水火席。湘军水火席由两道候客点心及十道主菜组成。两道候客点心:瓜子 (西瓜子)、炒骨;十道主菜:合菜、旗帜肉、黄花猪肝、精肉汤、爆炒鸡杂姜、肠子汤、米粉丸子、南粉、鲜鱼块汤、红烧回锅肉。近日,涟源市杨市镇还举办了 “湘军水火席” 培训班,邀请专业厨师授课,吸引了众多学员参加。
涟源合菜又叫南粉合菜,以其色彩斑斓、鲜香糯软、“合” 而不杂深受人们喜爱,传承数十年,兴盛不衰。涟源盛产红薯粉条,有了涟源合菜这道特色美食。其主要原料是红薯粉丝、干黄花、干笋尖、时令蔬菜、胡椒粉、鸡汤、猪油等。因 “合” 与 “和” 同音,涟源合菜被赋予和谐、和睦之意,成为一道吉祥菜,每逢过年过节宴席上经常出现。
涟源市的酒店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住宿选择。目前,涟源市有多家知名酒店,如维也纳酒店(涟源体育馆店)、开成大酒店(涟源体育馆开成商悦广场店)、麓元酒店(涟源五马广场汽车站店)、涟源五马紫金酒店、维也纳酒店(涟源涟水名城店)、八喜超越酒店(涟源涟水河风光带店)、涟源龙山宾馆等。这些酒店在携程等平台上都有着较高的评分和良好的口碑,以 “前台热情”“环境优雅”“早餐很棒” 等特点受到游客的青睐。
其中,开成大酒店作为涟源的高端酒店之一,提供了丰富的服务内容。前台免费提供奉茶服务,包括咖啡、奶茶、水果茶、糖果、白开水、香巾等。房间配有礼品,如睡前牛奶、麻辣和雪饼。酒店还提供 60 项免费管家服务,涵盖女士用品、男士用品、儿童用品、办公用品、生活用品、医药用品等各个方面。此外,酒店内设有水墨田源中餐厅、海尚自助餐厅、蛙小七、韩式烤肉、欢唱 KTV、万高国际电影院等美食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选择。
五马紫金酒店前身为五马宾馆,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城市标志性宾馆。酒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商业密集。新建的五马紫金酒店是一家精品中式商务酒店,功能齐全,装修典雅大气,精致温馨。酒店共八层,内设餐饮与客房两大营业场所,能满足社会各界人士的住宿需求。
除了这些知名酒店外,涟源市还有众多不同类型的酒店和招待所。根据涟源市住宿业基本情况分类汇总表,涟源市有国有、集体、私营等不同类型的住宿单位,包括涟源宾馆、粮食局招待所、军干招待所、进修招待所、湄江宾馆、锻造厂招待所、党校招待所、洪源招待所、电影院招待所、煤都大酒店、煤机厂招待所、169 厂招待所、田湖招待所、总工会招待所、桥头河煤矿招待所、涟源市再生资源服务部、仙人石宾馆、金叶花园、湘剧院招待所、白马宾馆、杨市经理部、杨镇经理部、杨镇群力饭店、省煤勘二队三星大夏招待所、旅君旅社、氮肥厂招待所、观音寺招待所、樟树经理部、中薇宾馆、五马宾馆、鸿一宾馆、鑫程宾馆、华都宾馆、湘中宾馆、金鑫宾馆、小青酒家、怡心园酒家、旅游村大酒店、湄水山庄、仁和宾馆、湄江庄、迎宾餐馆、好再来酒家、梦娴酒家、观音岩管理所服务部、假日酒家、思源山庄、天
鹅宾馆、月亮岛、望岳楼、农家乐园、爱心文化园、龙山土菜馆、栖凤迎宾馆、公园宾馆、建新旅社、殷星秀旅社、厚康旅社、雪林旅社、新邵大酒店、双江宾馆、马梓国安旅社、雄燕酒家、李桂英酒家、迎宾大酒店、新明旅社、问星旅社、杰仁旅社、杰利民餐馆、建胜旅社、艳艳酒家、七星桥酒家、乐园饭店、大桥饭店、OK 酒家、桥头河供销社饭店、永兴招待所、爱心招待所、谭四英旅社、周晚娥旅社、南桂旅社、七星旅社、古楼饭店、湖弓乐园、七星旅社、蓝田招待所三住宿部、蓝田畜牧水产招待所、东山旅社、桥头河宾馆、实惠酒家、文明旅社、杨镇供社新旅店部、渔家乐、农家乐、南县酒家、湖乡乐园、红梅酒家、矿山机械厂招待所、湄江酒家、梦园餐馆、七星酒家、水洞底友谊桥旅社、涟桥酒家、单民酒家、峰沅酒家、交通旅店、绵圆旅店、杨市火车站饮食店、车站饮食店、茅塘旅店、茅白信誉旅社、罗者茂饭店、腾辉酒家、成旦旅店、藏君旅社、湄塘酒家、泽军饭店、雅园饭店、湄江旅社、实惠大酒店、范阳山庄、新站招待所、江龙宫酒家、泽梅饭店、可可酒家、春光酒家、博生旅社等。
随着涟源市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涟源市即将拥有五星级酒店。2023 年 2 月 2 日,涟源市人民政府与湖南和一控股集团签约涟源市和一国际大酒店、和一公馆生态宜居小区建设项目,标志着涟源市拉开建设五星级酒店序幕。和一国际大酒店占地 30 亩,计划总投资 3.4 亿元,建筑面积 3 万平方米,按照国际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和一公馆生态宜居小区占地 30 亩,预计总投资 1.6 亿元,定位于城市高端生态宜居小区。
涟源市通过出台《涟源市支持酒店品质提升奖补方案》等政策,按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标准建成或升级了 14 家酒店,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目前,涟源市的酒店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品质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住宿环境。
在旅游接待能力方面,涟源市也在不断发展。2023 年,涟源市旅游总人数达到 419.83 万人次,收入 41.45 亿元,同比增长速度排娄底市第一。承办第二届娄底旅发大会对涟源市文旅发展带动作用显著,涟源市推动完工旅发大会观摩项目 17 个,打造了多个旅游新地标,如围绕爱情主题,建成本次大会主会场湄江河谷夜景、灯海、营地等项目;完成龙山药王殿修缮工程,南芙山庄、龙山药王谷等一批民营企业投资的文旅项目相继完工,建设了多个网红景点。同时,涟源市出台了《关于支持旅游民宿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 年 —2025 年》《涟源市旅游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 750 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用于奖扶民宿发展,目前已收到民宿开办申请表 21 份。这些措施都大大提升了涟源市的旅游接待能力,让游客不仅能 “当天游”,更能 “过夜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