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双峰县简介

2024-11-28

一、双峰县的由来

双峰县名称的起源

双峰县,一个充满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的地方,其名称的起源有着独特的故事。双峰县以双峰山耸立而得名,这座山犹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

最初以双峰命名的是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的双峰书院。书院面对双峰山,美丽的湄水河从书院与双峰山中间婉然流过,加上文峰塔和文昌阁亦隔河相望,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在那个时代,双峰书院成为了知识的摇篮,培养了无数的学子。

1951 年 8 月,双峰从湘乡县析出建县,初定名为永丰县。然而,由于与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同名,这个名字不得不被取消。至 1952 年定县名时,“中里县”、“湄水县”、“双峰县” 等一系列名字相继而出。县里派人将这些名字送到北京,请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蔡畅定夺。蔡畅大姐仔细考虑后说:“还是双峰好。” 于是,双峰县这个名字正式确定下来。

历史沿革

  1. 先秦至隋时期: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置湘南县,今双峰境域属之,隶长沙郡。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 202 年),置连道,双峰境域分属连道、湘南县,连道、湘南同属长沙国。东汉光武帝建武初,从湘南县析置湘乡县,双峰境域部分地属湘乡,隶荆州零陵郡;部分地属连道,隶荆州长沙郡。献帝建安二十年(215 年)孙权、刘备分荆州,连道属孙吴长沙郡,湘乡属刘备零陵郡。双峰境域仍分属连道、湘乡县。建安二十四年,吴袭取荆州,湘乡属吴零陵郡。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257 年),置衡阳郡,湘乡、连道皆属之。南朝宋武帝永初年间(420 - 422 年),连道并入湘乡,双峰全境属之。隋文帝开皇九年(589 年),湘乡并入衡山县,隶湘州。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双峰地区历经了多个朝代的管辖变迁,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

  1. 唐至元时期: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年),从衡山县析出,复置湘乡县,双峰境域部分属湘乡。后湘乡民至万户升为州,属湖广行省潭州路等。僖宗乾符六年(879 年)黄巢义军破衡州,攻潭州,曾屯兵双峰一带。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 年),湘乡县属楚国长沙府。宋太祖乾德元年(963 年),湘乡复属潭州。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 年),湘乡民至万户升为州,属湖广行省潭州路。文宗天历二年(1329 年),潭州路改为天临路。至正十二年(1352 年)湘土酋易华据黄牛峰结寨自保,后发展至 48 寨。至正二十三年(1363 年)朱元璋围汉陈理于武昌,陈粮尽,次年易华降,受封湖广参政,至正二十五年,易复众反朱。至正二十六年,朱以湖南梗令,遣军征讨,所过残杀百姓相率逃亡,远至云贵。

这一时期,双峰地区在历史的洪流中继续前行,经历了战乱与动荡,也见证了政权的更迭。

  1. 明清时期: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 年),湘乡州复为县,属潭州府,知县招抚流亡,相继垦复荒田 8000 余亩。3 年后,改潭州府为长沙府。崇祯十六年(1643 年)九月,张献忠义军自湘乡经永丰,进攻宝庆,王祥、彭东自立为都督。清顺治五年(1648 年)冬,明将马进忠,牛万才等自常德溃退境内,年春,清兵追讨,时退时进,拉锯境内。顺治九年(1652 年)李定国自贵州举兵抗清,破长、衡,自后清兵连续屡经境内,民无宁日。康熙三十年(1691 年),境内牌头、测水、青石、铜铃、永丰、茅粟、吴湾、黄田、武障、油榨、界牌设铺司。咸丰四年(1854 年)撤,两年后复设。乾隆三年(1738 年),县丞胡澍驻永丰,始建县丞暑。宣统三年(1911 年)九月一日(10 月 22 日),中里团防局曾惠伯响应武昌起义,率团勇戟县丞署,县丞王友义出走芭坪,结束了清廷在永丰的统治。

明清时期,双峰地区历经战乱、政治动荡,但也在不断发展和变迁。

  1. 中华民国时期:

双峰隶属湘乡县。民国六年(1917 年)6 月 6 日及 17 日,湖南护法军与北军先后交交战于青树坪,1 月初与两广护法军配合,经永丰攻克湘乡。民国七年(1918 年)4 月 15 日,北洋军田树勋部攻陷永丰,24 日陷界岭,26 日陷宝庆,5 月 4 日又退至永丰。连年交战,境内民众深受其害。民国十五年(1926 年)3 月,湖南省防四师师长唐生智,率兵 “讨吴驱赵”。5 月,赵部三师师长叶开鑫部进攻唐部,交战于街埠头、永丰等地。叶部进驻永丰,纵兵掠劫,民受其害。民国三十三年(1944 年)7 月 2 日,日军侵入永丰。

在中华民国时期,双峰地区饱受战争之苦,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年 10 月 2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丰。1951 年 8 月建立双峰县。从此,双峰县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二、人口情况

户籍人口

截至 2023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 87.62 万人。双峰县庞大的户籍人口数量,反映出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众多的人口不仅是历史传承的见证者,更是推动双峰县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

常住人口

2023 年常住人口总数为 67.14 万人,城镇化率为 42.85%,城镇人口总数为 28.77 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双峰县定居生活。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也为双峰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镇人口的增加,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双峰县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三、经济情况

综合经济

2023 年,双峰县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三次产业结构为 20.6∶29.7∶49.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44105 元。

从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来看,双峰县在财政收支方面也有着较为稳定的表现。年末户籍总人口 87.62 万人,比上年末下降 0.03%;常住人口 67.14 万人,下降 0.33%。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4242 万元,比上年下降 4.41%,地方收入 70473 万元,下降 9.61%。尽管收入有所下降,但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20018 万元,比上年减少 9.76%,在财政支出方面进行了合理的调控。

农业经济

双峰县作为农业大县,2023 年农业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0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6%。

在种植业方面,粮食播种面积、蔬菜种植面积和油料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粮食播种面积 78.27 千公顷,比上年增长 0.04%;蔬菜种植面积 13548.7 公顷,增长 2.8%;油料种植面积 14439.3 公顷,增长 7.7%。粮食总产量 51.51 万吨,增长 1.5%,蔬菜产量 50.3 万吨,增长 3.4%;油料产量 2.5 万吨,增长 2.7%。

养殖业方面,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水产品产量也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肉类总产量 7.97 万吨,下降 3.3%,禽蛋产量 1.22 万吨,增长 22.0%;水产品产量 2.8854 万吨。全年生猪出栏 93.2 万头,下降 5.0%;出栏牛 2.72 万头,下降 1.8%;出栏羊 8.88 万只,下降 2.0%;出栏家禽 426.3 万羽,增长 10.9%。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 708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 15 家。全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145.6 亿元,增长 4.8%,实现利润 4.5 亿元,增长 3.4%。农民专业合作社 1872 家,休闲农业主体 596 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 201 万人次,同比增长 4.0%。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方面,双峰县工业增加值 70.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5.0%。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22.3%,凸显了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5%,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1%。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8 家。

建筑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建筑业增加值 17.12 亿元,增长 8.5%。全县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24 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52.83 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160.67 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 137.52 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 6.0%,非国有投资增长 6.5%,其中民间投资增长 2.5%,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 63.5%,虽比上年下降 0.2 个百分点,但仍占据重要地位。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 0.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14.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 4.0%,三次产业投资占全县投资的比重分别为 3.8%、39.7%、56.5%。本年施工项目 113 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 50 个,本年投产项目 55 个。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7.1%,其中住宅投资下降 6.3%。商品房销售面积 29.30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3.0%;商品房销售额 139110 万元,同比下降 17.0%。

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

贸易方面,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3.1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按限额类别分,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 14.02 亿元,增长 10.0%,限额以下零售额 119.07 亿元,增长 8.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 124.7 亿元,增长 10.3%,餐饮消费额 10.39 亿元,增长 5.0%。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7.37 亿元,比上年下降 38.4%;实际利用外资 2 万美元。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全县旅游等级区(点)11 家,其中 4A 级及以上 2 家。接待国内游客 510.35 万人次,同比增长 5.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50.4 亿元,同比增长 3.0%;接待入境游客 639 人次,同比增长 261.02%,实现国际旅游收入 9.85 万美元,同比增长 266.17%。

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方面,全县公路货运量 1852.1 万吨,比上年增长 1.6%,货物周转量 188997.4 万吨公里,增长 3.2%;公路客运量 626.5 万人,下降 0.1%,旅客周转量 22869.5 万人公里,增长 2.9%;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63 公里。

邮电业发展良好。全年电信业务总量 6.4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8%。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 34652 户,增长 12.0%;移动电话用户 71.76 万户,增长 8.3%;互联网宽带用户 24 万户,增长 8.6%。

金融、保险和证券业

金融方面,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472.54 亿元,比年初增加 47.7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429.34 亿元,增长 12.8%;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 14.59 亿元,下降 9.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240.12 亿元,比年初增加 37.52 亿元,增长 18.5%;贷存比 50.81%,比 2022 年增加 3.14 个百分点。

保险机构保费收入增长,全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 85274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1%;保险赔付支出下降,保险赔付支出 31448 万元,同比下降 17.8%。全县证券交易额下降,证券交易额 859323 万元,同比下降 16.6%。

四、旅游景点

曾国藩故居

曾国藩故居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清咸丰 7 年(1857),大体照候府规制建造。富厚堂座落在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与湘乡市、湘潭县、衡山县、衡阳县毗邻,总占地面积四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近一万平方米,是典型的沿中轴线对称的明清回廊式建筑群体。整个建筑包括门前的半月塘、门楼、八本堂主楼和公记、朴记、方记 3 座藏书楼、荷花池、后山的鸟鹤楼、棋亭、存朴亭,还有咸丰七年曾国藩亲手在家营建的思云馆等等,颇具园林风格。富厚堂的精华部分是藏书楼,曾藏书达 30 多万卷,系我国保存完好的最大的私家藏书楼之一。曾国藩故居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代表性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感受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和思想魅力。这里也是湖湘文化旅游最热门景区之一,位列新潇湘八景之一。

蔡和森纪念馆・故居景区

蔡和森纪念馆・故居景区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位于双峰县城复兴路与书院路交汇处。1987 年 7 月 1 日建成开馆,占地面积 11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650 平方米,展厅面积近 1000 平方米,正门上方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 “蔡和森同志纪念馆” 馆额。馆前为蔡和森广场,占地面积 11000 平方米。广场中央矗立着 9 米高的纪念碑,碑文由陈云同志亲笔题写,顶层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馆内陈列有蔡和森同志从青少年时代勤奋学习到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的文物、照片、著作等 140 多件,设有六个展厅。门厅陈列着蔡和森半身铜像,铜像是 1988 年由其孙女蔡予 (蔡博之女)、女婿徐龙森捐赠。铜像高 1.15 米,通高 2.68 米,以邓小平 1979 年 9 月 27 日题词作背景。馆外有 “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 群雕,人物包括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葛健豪、蔡鹿仙、李富春 6 人群塑。蔡和森蔡畅故居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蔡和森、蔡畅童年生活的实物见证,是蔡畅的出生地和青少年时期的居住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和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

九峰山森林公园

九峰山森林公园位于双峰县东南部,公园总面积达 212.7 公顷,跨越石牛乡、荷叶镇与衡阳县接界。公园内主山脉弯曲呈 “一” 字型,从西北走向东南,主峰正托峰海拔 750.4 米。九峰山东侧蟠固刹,唐时僧人定静、慧极建定慧庵于此,为湘衡佛教发源地之一。定慧庵前有始于唐代的三棵银杏和一株皂角树,胸径均在 1.4 米以上,高超 27 米,至今枝叶婆娑,青翠欲滴,有着 “少祖” 之威严;北面飞神山,海拔 500 米,山顶宽敞平坦,坪内稍为下陷,有五棵高 25 米,径围 1 米的百年迎客松,围成一圈,参天耸立;主峰之上美女梳头,形态逼真迷人。

公园主要景点有一级景点 4 个,如定慧庵、千年连理枝、揽胜峰和五松迎客;二级景点 4 个,如神鳅吐水、美女梳头、铁钉寨和雷祖殿等。如若登临其上,远眺紫云、白石、回雁、祝融诸峰,湘中美景尽收眼底;近观林海,云雾飘缈,只闻流泉叮咚、林涛阵阵、鸟语兽突之声,有临仙境之感。

双峰书院

双峰书院位于湘乡(今属娄底双峰)永丰镇,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此书院初创于清乾隆十年(1745),在永丰镇借民房设义学。《双峰书院记》载:湘乡书院 “有东皋、涟滨,皆育士之所。惟地大土广,治东南至永丰百里,上与邵邑接址,则又远矣,士多艰于来学”,故在永丰始设义学。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倡仪兴建学舍,中里十六都(今双峰县范围)人士共集银千余两,购买本镇周家码头园地作校址,派人督修,翌年建成。因书院面对两峰峥嵘的双峰山,故取名 “双峰书院”。

以后,双峰书院于嘉庆二年(1797)重修;道光五年(1825)增修讲堂和斋舍;二十三年(1842)在院内建文昌阁;同治二年(1863)在书院之湄水对岸建文峰塔;八年(1869)复增修斋舍 16 间、厅堂 3 间,及校前门石路。至此双峰书院已具规模,且成永丰古镇一景。书院面山带水,环境幽雅。文昌阁与文峰塔、双峰山跨湄水,三足鼎立,气势磅礴,视野壮观。有联云:“两派交流,好向此间寻活水;双峰对峙,更从何处仰高山。” 文昌阁主厅大成殿金碧辉煌,四周绿茵簇拥。殿内 “先圣” 孔子灵位居中而立,两庙配 “先哲”。每逢春秋仲月之上丁日,及孔子诞生纪念日,全院师生和地方官绅,络绎前来虔诚祭祀,顶礼膜拜,如同闹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科举,书院更名为湘乡县立双峰高级小学堂。革命先烈蔡和森、黄公略等,先后就读于此。1941 年,升为湘乡县私立初级中学。解放初,与蔡和森之母葛健豪所建的湘乡县私立第二女子初级职业学校合并,成立湘乡县第二初级中学。1952 年建立双峰县,改名为双峰县第一中学。

双峰朱家大院

双峰朱家大院坐落在双峰县甘棠镇香花村、嘉祥村,村庄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两村中潺潺流过。主建筑群由家训堂、松翠堂、绍子堂、伟训堂四堂组成,建筑面积 2 万多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 500 多间。

水府庙水库景观

水府庙水库景观位于娄底市双峰县杏子铺镇,是一处美丽而宁静的水库,被群山环绕,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这里湖水清澈见底,自然风光秀丽,是放松身心的不二选择。

江口桃花岛

江口桃花岛位于娄底市双峰县杏子铺镇,是一个被桃花环绕的独特景点。每到春天,桃花盛开,这里便成了花的海洋,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游玩。这里也是适合低幼宝宝、老人游玩的好去处,自然景观优美,充满着春天的气息。

上尧翠荷景区

上尧翠荷景区位于娄底市双峰县锁石镇,以优美的荷花景观和浓郁的农村风情为特色。每到夏天,荷花盛开,荷叶田田,美不胜收。这里是适合女生享受假期和放松身心的好地方,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湄水河风光带

湄水河风光带是娄底市双峰县一条美丽景观带,沿途风景秀丽,如画般迷人。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是人们休闲散步、欣赏美景的好去处。

洛阳湾

洛阳湾位于娄底市双峰县,以清澈湖水、青山绿树及风光优美而闻名。这里适合老人游玩,也适合冬天游玩,让人在不同的季节都能领略到独特的风景。

龙泉古井

龙泉古井位于娄底市双峰县育才街湘军大酒店南侧约 180 米,是一口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井。这里交通便利,收费合理,以其清凉甘美的水质和悠久的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五、特色美食

永丰辣酱

永丰辣酱是双峰县的地方特产,制作工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早在公元 16 世纪,双峰县城永丰镇一带就有人晒制永丰辣酱。以本地所产味鲜肉厚的灯笼辣椒为主要原料,以优质小麦、黄豆、糯米为辅配料,通过选料、酶化、晒胚、晒酱、包装等多道工艺晒制而成。清朝咸丰年间,曾国藩将永丰辣酱进献咸丰皇帝,倍受赞赏,被列为宫廷贡品,闻名全国。如今,永丰辣酱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多次获部优省优名牌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国内,远销国际。永丰辣酱颜色鲜亮,粘稠适度,质地细腻,香味浓郁,酱味醇厚,咸甜适口,辛辣动人,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五味香干

永丰五味香干是双峰特色美食,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路过双峰走马街,品尝了当地饭店的 “水豆腐菠菜汤”,颇有好感。回京后令御厨做这道菜而无一知晓,便责令内侍臣沿所游路线再访走马街。内侍臣带回便于旅行食用的干豆腐,皇帝倍加赞誉。从此,干豆腐被列为贡品。制作五味香干,需选用永丰一带的优质大豆,经去壳、浸泡、磨浆、过滤、蒸黄、调配、入模、榨压,再均匀地撒上辣椒粉、辣椒油、香油、酱油、食盐,然后连续烘烤 24 小时即成,辣、甜、咸、香、鲜五味皆备,具有减肥、降脂、消食、健齿养身等功效,已成为当地和外地人都喜爱有加的风味食品。

青树坪淮山

青树坪淮山是双峰县的特产之一,营养丰富,深受当地人民喜爱。青树坪镇位于双峰县西部,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微量元素充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自然生长条件,造就了青树坪淮山的优异品质,其具有 “软、粘、糯、粉” 的特点,肉质细嫩,滋味鲜美,富含人体必需的 10 多种氨基酸和糖蛋白、钙等,具有高能量、低脂肪、多纤维的特点。青树坪淮山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产品检测,硒元素的含量已达到国家 “富硒产品” 要求,长期食用,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米粉

双峰的米粉具有独特的风味。青树坪米粉是双峰县青树坪镇的特产,远近闻名。米粉洁白透明,细腻滑爽,口感极佳。可以搭配各种汤料或炒制,是当地人喜爱的美食之一。

印塘山茶油

印塘山茶油品质优良,是双峰县的特产之一。印塘乡素有 “油茶之乡” 的美誉,特有的丘陵地势、独特的土质、适宜的气候非常适合油茶生长,所产的茶油以其绿色天然、品质优良而驰名娄底市。油茶产业在印塘乡具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目前,印塘乡油茶种植面积达 2.4 万亩,今年可采摘油茶籽 288 万斤,榨出茶油 49 万斤,将给农民朋友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1700 万元。油茶的种植和加工需要精心呵护,从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到不同品种的搭配,再到施肥、控水、修剪枝干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采摘后的油茶籽经过烘干、打磨、蒸熟、压榨、过滤、精炼等工序,才能制成优质的茶油。

六、酒店数量及旅游接待能力

酒店数量

双峰县的酒店数量虽暂未明确给出具体数字,但从现有的资料中可以看到一些知名的酒店。例如,双峰神龙国际大酒店、莫林风尚酒店(双峰铂金华府店)、双峰县湘军大酒店、维也纳 3 好酒店(娄底双峰店)、丰茂酒店、尚客优酒店(双峰国藩路店)、富厚雅居精品酒店(双峰西站店)、万豪酒店(蔡和森广场店)、双峰湄水湾大酒店、富厚雅居酒店(双峰城南店)等。此外,从相关资料中还发现湖南和庄商务酒店有限公司、双峰县神龙大酒店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酒店相关企业也在双峰县。由此可见,双峰县的酒店数量虽未明确统计,但从已知的酒店及相关企业来看,数量应该较为可观,为当地的旅游和商务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住宿支持。

旅游接待人数

  1. 全县旅游等级区(点)11 家,其中 4A 级及以上 2 家。从现有的数据和报道来看,双峰县的旅游接待能力在不断提升。例如,“五一” 假期全县共接待游客 12.5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205 万元;国庆假期,双峰接待游客同比增长 112.36%,全县共接待游客 39.95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91 亿元;2023 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 510.35 万人次,同比增长 5.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50.4 亿元,接待入境游客 639 人次,同比增长 261.02%,实现国际旅游收入 9.85 万美元,同比增长 266.17%。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双峰县旅游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

随着双峰县不断推出各种旅游节会活动,如双峰第十二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白玉堂前好家风” 文化旅游节、2023 双峰・井字第四届铜梁山乡村文化生态旅游节暨 “铜梁古道桃花节”、国藩之路 - 2023 年第二届曾国藩故里半程马拉松赛、2023 年 “红色文化进景区” 活动等,以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文旅融合,引进实施水府庙涟水漂流、龙腾水府、井字山水居、紫峰云端文旅、沙塘滑世界亲子营地、走马街镇书画一条街、灯塔艺术农场等重点文旅项目,双峰县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旅游接待人数也在持续增长。

此外,双峰县还通过举办第三届娄底市旅游发展大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大会期间,共有 16 个文旅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金额 31.3 亿元,为双峰县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双峰县扎实做好 “以文润城、以文塑景、以文兴业” 三篇文章,推出家风主题研学、经典红色旅游、生态休闲度假等 3 条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 IP,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综上所述,双峰县的旅游接待人数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未来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双峰县的旅游接待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