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全攻略

2024-12-04

一、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历史

(一)发展历程

娄底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1993 年,湄江被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开启了它走向辉煌的第一步。当时,这片土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质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 2002 年,湄江被授予 “湖南省地质公园” 的称号。这一荣誉的获得,标志着湄江在地质科学研究和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认可。在此期间,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湄江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013 年,对于湄江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湄江被批准命名为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并成为国家 AAAA 级旅游区。这一重大成就,得益于湄江独特的地质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同时,也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此后,湄江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2022 年 6 月,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 “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学习地质知识的好去处。2023 年 11 月,湄江又被认定为 “全国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过程中,湄江风景区管理处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断加快景区建设步伐,加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立营销网络,加速人才结构调整步伐,配套完善服务设施。通过这些努力,湄江初步形成了 “三日游” 旅游格局,具备了较好的旅游接待能力。

未来,湄江将继续努力,力争达到国家 AAAAA 级旅游区标准,并以此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把湄江真正打造成娄底、湖南乃至全国首选旅游品牌。

(二)建文帝传说

观音崖下的圆通寺据说为建文帝所建,这段传说为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公元 1402 年,朱棣率军南下占领明朝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在火中丧生与否成为一个千古之谜。据说建文帝出逃后四处漂泊,千方百计逃避追捕,后来他隐居在湄江观音崖一带。藏君洞也因建文帝在此藏身得名。

建文帝自称应文和尚,虔诚向佛,削发为僧。在观音崖遭叔父 “靖难军” 的攻打兵败后,曾藏身北洞月余。

观音崖下的圆通寺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虽历经历史的变迁和毁灭,但在 1992 年得以重建。如今,寺庙和亭台楼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历代文人墨客也多在这里留有诗赋。

建文帝在湄江一带留下了许多故事以及对联诗话。他曾对观音崖风光写了 “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 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观音崖的壮美景色。

建文帝避难隐居的湄江观音崖一带如今已成为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它不仅是湘中地区唯一的国家地质公园,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的山水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二、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特色

(一)自然风光

  1. 以独特的地质构造、丰富的岩溶地貌和秀美的自然景观而著称,被誉为 “三湘一秀”、“楚湘奇观”。

娄底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坐落于湘中腹地涟源市西北部,总面积达 128 平方公里。这里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丰富的岩溶地貌和秀美的自然景观闻名遐迩,被赞为 “三湘一秀”、“楚湘奇观”。翠峦碧水交织成一幅锦绣画卷,奇峰异石在苍穹下舞动。从岸边隔江眺望,嶙峋山峰间倾泻而下的瀑布细腻优雅,宛如白绸轻挂山间。阳光穿透水雾,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芒,为这悠然美景增添了几分温婉动人。三道岩门犹如神仙用巨斧劈开,三座巍峨石山自东向西巍然排列,隔着绿水相互对峙,层层叠叠,屹立不倒。仙人府的喀斯特地貌更是令人惊叹,仙人洞危崖挺秀,洞内碧水深潭,四壁流泉滴答,一帘飞瀑从后山断岩凌空而下,喷珠溅玉,如梦如幻。

  1. 自然之美的震撼展现,有瀑布如白绸轻挂山间,三道岩门如神仙用巨斧劈开,仙人府的喀斯特地貌等。

湄江的瀑布如白绸轻挂山间,细腻而优雅。阳光洒在水雾上,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三道岩门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三座石山被整齐劈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仙人府的喀斯特地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仙人洞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洞内景观奇特,碧水深潭与四壁流泉相映成趣,飞瀑带着蒙蒙水雾,从后山断岩上落下,激起晶莹的浪花,化成袅袅白雾弥漫四周。

(二)地质遗迹

  1. 拥有众多世界稀有地质遗迹,如十里画壁、莲花涌泉、仙人桥、观音崖、西天取经图、仙人洞等。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拥有众多世界稀有地质遗迹。十里画壁青江白崖,崖壁环绕,奇形怪异,变幻莫测。莲花涌泉独具特色,为地质公园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仙人桥横跨仙人溪,是由单拱天生桥和双拱天生桥连成的三拱立交桥,堪称天下一绝。观音崖下的圆通寺历史悠久,为建文帝所建的传说更是为其增添了神秘氛围。西天取经图栩栩如生,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仙人洞是一个由悬崖峭壁、岩溶洞穴群、天生桥、瀑布、峡谷、溪流组成的地质遗迹景观群,洞内景观丰富,有长寿瀑、神仙脚印等景点。

  1. 地质遗迹具有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自然性和优美性,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美学价值。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具有典型性,龙泉峡是典型的溶蚀 — 侵蚀作用形成的碳酸盐岩岩溶低山沟谷型地貌景观,溶洞沿峡谷上游河谷地带出现。公园内发育有典型的岩溶洞穴地质地貌景观,洞穴沉积物发育典型而集中,如湄花宫溶洞为九层溶洞,古神州内的 “九州万国桥” 为四层天生桥。此外,公园内还发育有典型的岩溶峰林、峰丛、一线天、天生桥、岩溶漏斗等景观。香炉山峰林发育密集,形态多样,仙人府三拱天生桥是碳酸盐岩岩溶作用形成的天生桥的又一实例。

地质遗迹具有稀有性,公园内岩溶洞穴发育,洞内的化学沉积物类型之多、组景之奇特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溶洞之中是少有的。发育有九层洞穴的湄花宫溶洞、最长达 2.5 米长的细长鹅管群,古神州溶洞内多层次天生桥、岩溶瀑布,岩壁上和溶洞内惟妙惟肖的壁画等景观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仙人桥为一单拱天生桥和双拱天生桥连成的三拱立交桥,奇妙壮观,堪称天下一绝。公园内奇石、巧石发育,一石八景,景景不同,形态逼真,配景奇妙,实属稀有。“天弹待发” 巨石斜立于峭壁之顶,一人用手可摇动,几十人用力却不倒,成天弹待发之势,可称天下一绝。

地质遗迹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在约 40 平方公里内由总长 35 公里的 5 条主干地下河及数十处泉点等组成的完整地下水网,发育典型而奇特。公园及周边地区的背、向斜是本区域典型的区域褶皱,是典型的含煤向斜。公园内、外分布有划分石炭系、二叠系的标准化石。

地质遗迹具有自然性和优美性,集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美学价值。它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为主体,梅山文化为内涵,岩溶地质遗迹为特色的综合性景区。

三、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地理位置

(一)经纬度及范围

娄底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湖南省涟源市湄江镇,其经纬度范围精确为东经 111°38′19″~111°49′02″,北纬 27°50′11″~27°57′24″。公园总面积达 128 平方千米,广阔的地域为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和自然生态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二)景区组成

娄底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由大江口、仙人府 — 香炉山、塞海 — 龙泉峡、观音崖 — 藏君洞和仙女寨等五个景区共同组成。

大江口景区作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这里山水相依,江水波光粼粼,两岸山峦起伏,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观的峡谷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仙人府 — 香炉山景区以其奇特的地质景观而闻名。仙人府内的喀斯特地貌令人惊叹,仙人洞危崖挺秀,洞内碧水深潭,四壁流泉滴答,一帘飞瀑从后山断岩凌空而下,喷珠溅玉,如梦如幻。香炉山峰林发育密集,形态多样,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塞海 — 龙泉峡景区则是典型的溶蚀 — 侵蚀作用形成的碳酸盐岩岩溶低山沟谷型地貌景观。相对高差 200~400m,溶洞沿峡谷上游河谷地带出现,峡谷内溪水的发源地是湄宫溶洞内地下河水。这里的景观丰富多样,有溶沟、石牙、石林、峰丛、峰林等地表岩溶形态,还有地下河、伏流和溶洞等地下岩溶形态。

观音崖 — 藏君洞景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观音崖下的圆通寺据说为建文帝所建,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藏君洞因建文帝在此藏身得名,洞内景观奇特,有天然壁画等世界稀有地质遗迹。

仙女寨景区同样充满魅力,等待着游客去探索和发现它的美丽与神秘。

这五个景区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娄底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丰富多彩的景观体系。

四、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筑风格

(一)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合

娄底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以自然风光为主体,梅山文化为内涵,岩溶地质遗迹为特色,呈现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在这里,自然风光如画卷般展开,梅山文化则如灵动的笔触,为这幅画卷增添了深厚的底蕴。

公园拥有一代帝陵、二湖秀水、三道岩门、四片绿洲、五座寺庙,六大飞瀑、七里峡谷、八面险峰、九曲湄江、十处绝景、百个奇洞、千块巧石、万树蜡梅等秀美景观。这些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翠峦碧水交织成锦绣,奇峰异石在苍穹下舞动。从岸边隔江眺望,嶙峋山峰间倾泻而下的瀑布细腻优雅,宛如白绸轻挂山间。阳光穿透水雾,折射出彩虹般的光芒,为这悠然美景增添了几分温婉动人。三道岩门犹如神仙用巨斧劈开,三座巍峨石山自东向西巍然排列,隔着绿水相互对峙,层层叠叠,屹立不倒。仙人府的喀斯特地貌更是令人惊叹,仙人洞危崖挺秀,洞内碧水深潭,四壁流泉滴答,一帘飞瀑从后山断岩凌空而下,喷珠溅玉,如梦如幻。

在这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中,人文景观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古老的寺庙、亭台楼阁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人类留下的瑰宝。这些人文景观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观赏的景点,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二)景区建筑特色

景区内的建筑多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如观音崖下的圆通寺,它历史悠久,据说为建文帝所建。圆通寺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虽历经历史的变迁和毁灭,但在 1992 年得以重建。如今,寺庙和亭台楼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历代文人墨客也多在这里留有诗赋。圆通寺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与观音崖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寺庙前的莲花涌泉独具特色,自五个直径为 1~2 米的泉眼流出,面积约 1200 平方米,远远看去似朵朵莲花荡漾池中,近看时却泉池鼎沸如沸腾的锅壶,泉水哗哗有声,非常罕见,堪称一绝。

仙女寨峰顶的紫华庵也是景区内的一大特色建筑。紫华庵修建于清朝时期顺治十年,由三栋殿宇和山门及居室、杂屋组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高 5 米,宽 6 米,全用料石砌成,面积约 35 平方米,两拱门成对称式,拱门上镌有双狮抢球图,圆弧正中刻太极图并两卦象,往上是 “紫云峰” 楷书石匾,再上有二龙戏珠石雕,樯脊再以鱼尾为翘,脊中镇 “佛” 印一枚,门旁有一水井,终年不涸。过山门即是紫华庵,第一殿砖木结构,再循三十七级石阶至第二殿,有石砌平台,平台上有一石雕龙柱,栩栩如生。再上三级台阶为第三殿,亦是料石建成,殿前石柱均用抱鼓石支撑,殿内供九天玄女塑像,三殿彼此呼应,在建筑上极其美观,加之四周林木茂盛,腊梅遍地,映衬得刹宇更加峋丽夺目。1996 年,当地群众捐款鸠工庀材,在顶峰重修新宇,比昔日更显辉煌。站在仙女寨峰顶,视野开阔,可俯瞰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场所。它们与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自然风光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而美丽的景观体系。

五、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文化内涵

(一)梅山文化

娄底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以梅山文化为内涵,是湘中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山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湄江这片土地上,梅山文化与自然风光相互交融,为游客带来了别样的体验。

梅山文化涵盖了诸多方面,如独特的民俗风情、传统的手工艺、古老的传说故事等。这里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梅山武术表演,展现出刚健有力的风格,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勇敢和坚韧。传统手工艺如编织、刺绣等,精美绝伦,传承着古老的技艺和智慧。

古老的传说故事更是为湄江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这些传说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信仰和价值观,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通过展示梅山文化,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湘中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二)文旅融合

娄底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积极开展关注森林活动,入选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推动文旅融合与生态保护并进。

近年来,在国家、省关森委的关心指导下,娄底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娄底目标,扎实推进关注森林活动。湄江风景区成功入选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学习地质知识的好去处。

2023 年 7 月 17 日,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娄底站)启动仪式暨湖南省关注森林网络传播大使聘任仪式在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成功举办。活动旨在进一步丰富全省生态教育、自然科普融入中小学校教育的实践。娄底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海云接过授旗,李兵等 7 名网络大 V 被聘为 2024 年度湖南省关注森林网络传播大使。

推动青少年进入森林开展研学,是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深化和发挥自然保护地科普和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湖南省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自组建以来,根据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要求,组织实施了多场实践活动,率先在全国地方层面开展湘鄂赣区域性青少年进森林研学,全力提升关注森林活动的社会引导力。

娄底站活动启动现场,由专业科普导师带领数十名小学生在湄江风景区内进行自然探索和观察体验,重点学习喀斯特地貌特征、植物分类知识,了解森林火灾预防、病虫害防治等。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丰富的岩溶地貌和秀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通过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实现了文旅融合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娄底市将加强全市自然保护地有关自然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自然生态资源的教育功能,积极开展关注森林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正积极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推动旅游市场推广与建设和景区旅游品质提升工作,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涟旅游。随着涟源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提升,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推动文旅融合与生态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游玩注意事项

(一)最佳旅游时间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最佳旅游时间为春秋季节。此时气温适宜,天气晴朗,非常适合进行户外活动,让游客能够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交通方式

  1. 自驾:游客可根据不同出发地选择合适的自驾路线前往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例如从长沙、株洲、湘潭等地出发,可走长韶娄高速,在桥头河出口下高速,再经大塘、湄江洞庭村到达公园;从娄底出发,也可选择长韶娄高速,在桥头河出口下高速前往公园,或者经祖师殿、渡头塘、桥头河、大塘、湄江洞庭村到达;怀化、邵阳等地的游客可从涟源石马山出口下高速,经珠梅、龙塘、大塘、湄江洞庭村到达公园。

  1. 公共交通:乘坐长途汽车或火车至涟源市,再换乘当地公交或出租车到达公园入口。涟源火车站有巴士,可直达湄江各处,终点站是水库。建议游客到终点站后反向徒步旅行,这样可以更好地欣赏沿途风景。

(三)门票信息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有不同套票可供选择,不同套票包含的景点不同,价格也有所差异。具体套票价格如下:套票 A(A 线路景点门票 + 景区车票)为 88 元人民币;套票 B(观音崖门票)为 30 元人民币;套票 C(揽月古道 + 景区车票)为 78 元人民币;套票 D(A 线路景点门票 + 揽月古道 + 景区车票)为 128 元人民币。此外,景区票价为 140 元,包含仙人府、香炉山、博物馆、游船等景点,其他景点根据游玩线路另行收取费用。

(四)游玩建议

  1. 游览时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共同维护公园的自然生态环境。

  1. 在溶洞内请勿触摸文物,如钟乳石等,避免对这些珍贵的地质遗迹造成破坏。

  1. 安排足够的游玩时间,避免走马观花。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景区较大较分散,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的景点,建议游玩半天或一天为宜。

(五)美食推荐

周边有酸汤鱼、豆腐干、糯米糍粑等当地特色美食。此外,景区内还有炒鸡、湄江银鱼等美味菜肴。游客可以在当地的小吃街、餐馆或酒店品尝这些美食,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六)住宿建议

有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也可选择住在古村落或农家乐中体验当地生活。例如可以选择景区比较新的紫峰酒店,房间干净空间大,离景区也很近,在房间里就能看到塞海湖,停车方便,吃住都能在这里解决。此外,景区内还有山野农夫民宿、农夫楼小别墅可入住,住宿即赠送景区套票,玻璃滑道票等。

(七)注意事项

  1. 携带防晒用品和雨具,以防天气变化。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天气变化多端,春秋季节虽然气温适宜,但也可能会有突然的天气变化,因此游客需要做好防晒和防雨的准备。

  1. 穿着舒适的鞋子,便于徒步旅行。公园内有很多需要徒步游览的景点,如仙人府、香炉山等,穿着舒适的鞋子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享受徒步旅行的乐趣。

  1. 注意人身安全,遵守景区规定。在游览过程中,游客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攀爬危险区域,遵守景区的各项规定,确保游玩的安全和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