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娄底旅游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2
2024-12-04
湄江风景区地处涟源市城西北,距蓝田镇 30 公里,总面积 108 平方公里。它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是一个综合性景区。
湄江风景区位于湖南旅游网络的中心地带,距冷水江波月洞 45 公里,娄底市 50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这里的自然景观类型为岩溶地貌,有着千姿百态的地表和地下景观,与云南石林、广西桂林、湖南张家界等著名景观明显区别,独具一格。景区内景点集中,景观齐全,融山、水、洞、石、峰、崖、涧、湖、桥、瀑布、峡谷、沙滩、绿洲、古寺于一体,具有奇景、险境、神旅之特色,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体的综合性景区。
湄江风景区共有四百多个景点,分布在十大景区之内,即观音崖、藏君洞、古神州、塞海、龙泉峡、黄罗湾、香炉山、仙人府、大江口、仙人寨。1993 年,经批准成立了 4A 级的湄江风景区。2002 年被授予“湖南省地质公园”,2009 年又成立了国家级湄江岩溶地质公园。
位置境域:湄江风景区地处涟源市城西北,距蓝田镇 30 公里。东起肖家村,西至桃溪村,南抵深坑村,北达跑马村。由石陶、古塘、漆村、大桥、四古五个乡中的 40 村组成。
地质地貌:湄江的地质景观为岩溶地貌,有着千姿百态的地表和地下景观。是一处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如仙人府的“天生桥”、香炉山的“天弹待发”、藏君洞的“西天取经图”等均为世界稀有的地质遗迹,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和科研科考价值。
气候特征:湄江风景区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 16 - 17.3℃。年平均日照时间 1538 小时,东部多于西部。无霜期 268 天。全市年平均降水 1406 毫米,降水总量 113.95 亿立方米。
湄江风光奇特,景点集中,景观齐全。融山、水、洞、石、峰、崖、涧、湖、桥、瀑布、峡谷、沙滩、绿洲、古寺于一体,具有奇景、险境、神旅之特色。湄江地质地貌奇特,是一处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湄江的自然风光以其独特的岩溶地貌为特色,拥有众多奇特的地质遗迹。如天生桥、莲花涌泉、藏君洞、观音崖、十里画廊、塞海湖、仙人府、香炉山等景点,各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
天生桥:湄江景区的天生桥又名神仙桥,位于涟邵盆地车田江向斜东翼茅口组灰岩中,由千百年年来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重力崩落作用而形成。是中国在碳酸盐盐溶发育区中所发现的唯一一座双曲三孔自生桥。在桥南,为一座单孔桥,高 40 米,跨度 10 米,人称“内仙桥”;过小溪,稍偏北,则又可见一座双孔桥高 50 米,人称“外仙桥”。内、外两座仙桥相连一体,则构成一座完整的妙趣天然的三孔立交桥,桥下有小溪流过,桥旁 4 座小石峰,又恰似四个桥墩。
莲花涌泉:莲花涌泉位于观音崖-藏君洞景区内,为一大流量的上升涌泉。涌泉流量最大 5000L/S,最小 500L/S,为一终年不断水的涌泉。泉水从 5 个环抱的泉眼中涌出,每个泉眼动水直径 1~2m。
藏君洞:为一大型天然溶洞,溶洞长 25000 米,已探明洞长 4000m,洞内洞中有洞、洞中有河,迂回曲折,地下河流水潺潺。溶洞分布在石炭系中、上统碳酸盐岩中,洞内钟乳石十分丰富,石笋、石柱、石幔、石楼、石像比比皆是。洞内构造奇特,石钟乳是中国少有的大型碳酸盐岩岩溶洞穴之一。已开发的 4000m 洞穴中,由十二个大的溶洞群构成,由洞口往里有护君堂、惠帝殿、两重天、南巡厅、不夜城、龙凤宫、北国厅、江南厅、江河坝、阅兵场、国宝厅等溶洞景观区。溶洞一般高 5~30m,长 60~100m,宽 10~20m,面积 60~200㎡。十二个溶洞沿地下河呈串球状分布,洞与洞之间有巷道(地下河管道)相连。
观音崖:湄江观音崖海拔高度为 499.8m,相对高差达 300m,为一怀抱半圆型峭壁,环形直径约 500m,侵蚀形成的环圆形巷道式峭壁。观音崖原为落水洞因地壳上升,不断崩塌而形成,崖壁上仍发育有观音洞、藏佛洞、罗汉洞、盘蛟洞藏经洞等觉壁五洞。
十里画廊:湄江风景区的十里画廊位于黄罗湾壁,被誉为“三湘一绝”,峭壁巍弘,沿湄江西岸呈南北展布,长 3500 米,与河床相对高差达 360 米,悬崖断面近乎直立,悬崖峭壁上因风化作用形成多彩的奇异画面,其色彩随季节变化,在岩溶地貌区实属罕见,属国家级地质遗迹。
塞海湖:塞海湖为一天然岩溶湖泊,亦称湄塘湖,古为“安化八景”之首,水域面积达 800 万立方米,湖面标高 329.7 米。此湖原为沿北西向构造裂隙溶蚀形成的地下溶洞中的暗河,后因地壳抬升至地表,遭风化、剥蚀、侵蚀、溶蚀后洞顶塌陷坠落,逐渐发育成湖。
仙人府:仙人府为由垂直节理裂隙在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重力崩落作用下形成的大型天生桥。是一个由悬崖峭壁、天生桥、岩溶洞穴群、峡谷、瀑布、溪流组成的地质遗迹景观群。仙人洞长 280 米,宽 30 米,高 60 米,其特点是洞中有洞,洞内见天,天下飞桥,桥下流水,水流成瀑,瀑落龟石。尤其是天然的两座天生桥凌空飞架,桥高 50 米,跨度 30 米,属世界罕见的自生石拱桥。其双孔天生桥形似“湄”字拼音首写字母“M”,单孔天生桥形似“江”字拼音首写字母“J”,合二为一组成了“MJ”——湄江,是中国内具有典型域名标志的景点。
香炉山:香炉山景区为一衰老的峰林地貌,山峰垂直高度一般在 30~150 米左右,主峰香炉峰海拔 587 米,相对高度近 100 米,形似一座香炉。是由于地表水的侵蚀和地下水的溶蚀及沿节理裂隙而进行的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漏斗、洼地、石锥、石峰、一线天等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群。
娄底湄江风光带有着悠久而神秘的历史。相传建文帝朱允炆曾在此隐居,为这片土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及对联诗话。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由皇太孙继承皇位,称惠帝。后被其叔朱棣起兵夺取皇位,从此下落不明,留下了历史疑团。而在湖南涟源市湄江镇一带,一直流传着建文帝逃离京城后,隐居于湄江观音崖一带的传说。他诚心向佛,终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建文帝在湄江观音崖上题诗一首:“流落江南四十秋,归来白发已盈头。乾坤有限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还曾书联一副:“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尧舜以后,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这些诗词对联表达了他对湄江美丽风光的赞美与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感慨。
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断发展。1993 年,经批准成立了 4A 级的湄江风景区。2002 年被授予“湖南省地质公园”,2009 年成立国家级湄江岩溶地质公园。
从历史记载来看,湄江一带在古代是梅山峒蛮居住的地方,直到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 1072 年),蔡煜、章惇开梅山置新化、安化两县之后,这里才开始接受中原先进文化的洗礼,一步步开化。那时,整个湄江风景区区域都是一个堰塞湖,山民们就在湖边的山崖、坡顶上安身。
建国伊始,1950 年,人民政府就根据专家和当地人士的建议,发出了“打开湄塘口子吃白米饭”的号召。当地百姓积极响应,义务出工,用土办法开凿水沟,将塞海湖湖水排泄出去,在淤泥堆积的湖底开垦出数百亩良田,上级政府又及时送来了良种稻谷,当地人民很快就能吃上白花花的净米饭了。
湄江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起始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涟源县人民政府决定在湄水上游截流修建水坝。1972 年进行勘测设计,1974 年正式动工修建大江口水库。先修公路,施工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作业,终于一条 14 公里长的公路竣工通车。随后,三万民工齐上阵,修建起了湖南省最早建成的砌石双曲拱坝。
改革开放后,湄江进入第三个大发展时期。1993 年经批准成立了 4A 级的湄江风景区,2009 又成立了国家级湄江岩溶地质公园,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纷纷前来游览观赏。
如今,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成为了娄底市乃至湖南省的重要旅游景点。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娄底湄江风光带地理位置独特,具有诸多优势。
位于湘中腹地娄底涟源市西北部,距冷水江波月洞 45 公里,娄底市 50 公里。这使得湄江风光带处于一个较为中心的位置,方便来自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游玩。无论是从冷水江出发,还是从娄底市区出发,都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抵达。与冷水江波月洞的距离适中,游客可以在游览完波月洞后,顺道来到湄江风光带,感受不同的自然风光和地质奇观。而距离娄底市仅 50 公里,对于娄底市民以及周边城市的游客来说,湄江风光带是一个理想的周末休闲度假之地。
东起肖家村,西至桃溪村,南抵深坑村,北达跑马村。湄江风光带的范围广阔,涵盖了多个村庄。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探索空间,也使得景区内的自然风光更加丰富多彩。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的特色和风情,游客可以在游览过程中领略到当地的乡村风貌和民俗文化。
交通便利,涟源火车站有巴士直达,也可自驾前往。对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游客来说,涟源火车站的巴士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巴士可以直接将游客送到湄江风光带的各个景点,让游客无需担心交通换乘的问题。而对于喜欢自驾的游客来说,前往湄江风光带也非常方便。景区周边的道路状况良好,交通标识清晰,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安排自由选择路线。自驾还可以让游客更好地欣赏沿途的风景,随时停下来拍照留念。此外,从长沙、株洲、湘潭等地至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可以选择长韶娄高速→桥头河出口→大塘→湄江洞庭村→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路线;娄底至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有娄底(长韶娄高速)→桥头河出口→大塘→湄江洞庭村→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和娄底→祖师殿→渡头塘→桥头河→大塘→湄江洞庭村→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两条路线可选;怀化、邵阳等地至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则可以通过怀化、邵阳等地→涟源石马山出口→珠梅→龙塘→大塘→湄江洞庭村→湄江国家地质公园的路线到达。这些自驾路线为不同地区的游客提供了多种选择,方便游客根据自己的位置和出行习惯规划行程。
自然景观类型为岩溶地貌,区别于云南石林、广西桂林等地:
娄底湄江风光带的自然景观类型为岩溶地貌,有着千姿百态的地表和地下景观,与云南石林、广西桂林等地明显区别。云南石林以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石峰群闻名,广西桂林则以漓江山水的秀丽著称。而湄江的岩溶地貌独具一格,它不仅有壮观的天生桥、神秘的溶洞、巍峨的悬崖峭壁,还有如诗如画的十里画廊和碧波荡漾的塞海湖等众多独特景观。这里的岩溶地貌是大自然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形成的,是一处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具有极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和科研科考价值。
拥有众多奇特景观,如天生桥、莲花涌泉、藏君洞、观音崖、十里画廊、塞海湖、仙人府、香炉山等:
天生桥:湄江景区的天生桥又名神仙桥,由千百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重力崩落作用而形成,是中国在碳酸盐盐溶发育区中所发现的唯一一座双曲三孔自生桥。内、外两座仙桥相连一体,构成一座完整的妙趣天然的三孔立交桥,桥下有小溪流过,桥旁4座小石峰恰似四个桥墩。
莲花涌泉:位于观音崖-藏君洞景区内,为一大流量的上升涌泉。涌泉流量最大5000L/S,最小500L/S,终年不断水。泉水从5个环抱的泉眼中涌出,每个泉眼动水直径1~2m。
藏君洞:为一大型天然溶洞,溶洞长25000米,已探明洞长4000m。洞内洞中有洞、洞中有河,迂回曲折,地下河流水潺潺。钟乳石十分丰富,石笋、石柱、石幔、石楼、石像比比皆是。已开发的4000m洞穴中,由十二个大的溶洞群构成,洞与洞之间有巷道相连。
观音崖:海拔高度为499.8m,相对高差达300m,为一怀抱半圆型峭壁。观音崖原为落水洞因地壳上升,不断崩塌而形成,崖壁上仍发育有观音洞、藏佛洞、罗汉洞、盘蛟洞藏经洞等觉壁五洞。
十里画廊:位于黄罗湾壁,被誉为“三湘一绝”。峭壁巍弘,沿湄江西岸呈南北展布,长3500米,与河床相对高差达360米,悬崖断面近乎直立。悬崖峭壁上因风化作用形成多彩的奇异画面,其色彩随季节变化,在岩溶地貌区实属罕见,属国家级地质遗迹。据《湖湘自然历丨新春与自然有约⑪三生三世 十里画廊》记载,十里画廊沿湄江西岸一路前行,峭壁上的风景不断变幻。时而有异石凸起,时而大坑凹陷;偶尔看到几棵树斜长着,像是古老的守卫,历经风霜雨雪。临岸观山,山在水里,水在山中,恰似一幅国画。
塞海湖:为一天然岩溶湖泊,亦称湄塘湖,古为“安化八景”之首,水域面积达800万立方米,湖面标高329.7米。此湖原为沿北西向构造裂隙溶蚀形成的地下溶洞中的暗河,后因地壳抬升至地表,遭风化、剥蚀、侵蚀、溶蚀后洞顶塌陷坠落,逐渐发育成湖。塞海湖的水色还能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变化,不同的光色映照在湖面上,反射到游人眼中,颜色也随着光色变化,十分奇妙。
仙人府:由垂直节理裂隙在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重力崩落作用下形成的大型天生桥。是一个由悬崖峭壁、天生桥、岩溶洞穴群、峡谷、瀑布、溪流组成的地质遗迹景观群。仙人洞长280米,宽30米,高60米,其特点是洞中有洞,洞内见天,天下飞桥,桥下流水,水流成瀑,瀑落龟石。尤其是天然的两座天生桥凌空飞架,桥高50米,跨度30米,属世界罕见的自生石拱桥。其双孔天生桥形似“湄”字拼音首写字母“M”,单孔天生桥形似“江”字拼音首写字母“J”,合二为一组成了“MJ”——湄江,是中国内具有典型域名标志的景点。
香炉山:景区为一衰老的峰林地貌,山峰垂直高度一般在30~150米左右,主峰香炉峰海拔587米,相对高度近100米,形似一座香炉。是由于地表水的侵蚀和地下水的溶蚀及沿节理裂隙而进行的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漏斗、洼地、石锥、石峰、一线天等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群。站在香炉山之颠,是观赏湄江奇观【十里绝壁】的最佳观赏台。
被誉为“小桂林之美”,有“三湘一绝”的十里画廊:
湄江被誉为“小桂林之美”,主要是因为其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桂林山水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十里画廊,峭壁巍峨挺拔、气势恢弘,悬崖断面近乎直立,仿佛一座巨大的长城屏障。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悬崖峭壁上描绘出形态各异的画面,四季的颜色、晨昏的光线如同最好的“颜料”,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宿有“湖南小桂林”之称的湄江到底有多美!? - 携程攻略》中提到,游客赞誉湄江为“湖南小桂林”,风景美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这里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令人心旷神怡。《娄底“或增”一5A景区,被称为湘中“小桂林”,门票150令人叹服》中也指出,湄江风景区凭借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尤其是十里画廊壁立千仞的景观,在风化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加之水的映衬,颇有桂林山水之秀美,因此被称为湘中“小桂林”。
景区内有帝陵文化遗址,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娄底湄江风光带内的帝陵文化遗址,见证了我国古代帝王的辉煌历史。游客置身其中,能感受到浓厚的帝王气息,领略古代帝陵的建筑艺术之美。这里的建筑规模宏大,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荣耀与辉煌。那巍峨的建筑,庄重的布局,无不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时代。
有五座寺庙,如观音寺、龙王庙、天福寺、云雾寺、古禅寺,历史悠久,建筑古朴典雅,风格独特。
观音寺:位于湄江风景区的半山腰,是一座以观音菩萨为主神的寺庙。其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历经多次修缮,至今香火旺盛。观音寺建筑古朴典雅,寺内供奉着一尊高大的观音像,神态安详,俯视众生。寺内梵音缭绕,晨钟暮鼓,吸引着无数信众前来朝拜,祈求观音菩萨的慈悲庇佑。
龙王庙:坐落在湄江水库之畔,始建于明代。庙宇建筑风格独特,飞檐翘角,气势非凡。龙王庙不仅是渔民祈求风调雨顺、渔业丰收的地方,也是游客欣赏湄江水库美景的绝佳位置。每年农历六月十八的龙王诞辰,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热闹非凡。
天福寺:位于湄江风景区的一处幽静山谷中,始建于唐朝。寺内保存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唐代石刻、宋代壁画等。寺庙周围环境清幽,古木参天,是游客修身养性、感悟佛法的好地方。寺内的僧人常年修习佛法,为游客提供心灵指引。
云雾寺:因寺庙周围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这座寺庙建于宋代,位于湄江风景区的一处山顶,登高望远,可以俯瞰整个湄江风景区的壮丽景色。云雾寺内有一口古井,传说井水清澈甘甜,能治病救人。因此,许多游客和信众都会前来品尝井水,祈求健康平安。
古禅寺:位于湄江风景区的核心区域,始建于东晋。历经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仍然屹立不倒。寺内古树参天,环境幽静,是修行者参禅打坐、游客体验禅意生活的理想之地。古禅寺的僧人传承着古老的禅宗文化,定期举办禅修活动,吸引了许多对禅宗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前来参与。
娄底湄江风光带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一代帝陵文化遗址,见证古代帝王辉煌历史。
在涟源市西北约 40 公里的湄江之畔,有一处环抱半圆形岩溶峭壁——观音崖。这里留下了“一代帝陵”的传说。相传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深感处境险恶,带着几个心腹一路西行,最终来到了观音崖下。湄江以其纯净无邪拥抱了这位远道而来的皇帝,朱允炆便削发为僧,皈依净土,在这远离权势、人间纷争和战乱的莲花泉旁修庙安身,多年后在此圆寂,葬身于观音崖下。湄江风景区系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 128 平方公里,可观一代帝陵等众多秀美景观。这里的帝陵文化遗址,让游客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帝王的辉煌历史与人生起伏。
五座寺庙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如观音寺的观音菩萨信仰、龙王庙的渔民祈求风调雨顺等。
观音寺:位于湄江风景区的半山腰,历史可追溯到宋代。寺内供奉着高大的观音像,神态安详,俯视众生。建筑古朴典雅,梵音缭绕,晨钟暮鼓,香火旺盛。这里不仅是信众朝拜祈求慈悲庇佑的圣地,也是游客感受佛教文化宁静与庄严的好去处。
龙王庙:坐落在湄江水库之畔,始建于明代。庙宇建筑风格独特,飞檐翘角,气势非凡。龙王庙不仅是渔民祈求风调雨顺、渔业丰收的地方,也是游客欣赏湄江水库美景的绝佳位置。每年农历六月十八的龙王诞辰,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热闹非凡。
天福寺:位于湄江风景区的幽静山谷中,始建于唐朝。寺内保存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唐代石刻、宋代壁画等。周围环境清幽,古木参天,是游客修身养性、感悟佛法的好地方。寺内的僧人常年修习佛法,为游客提供心灵指引。
云雾寺:因周围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建于宋代,位于景区山顶,登高望远,可俯瞰整个湄江风景区的壮丽景色。寺内有一口古井,传说井水清澈甘甜,能治病救人。许多游客和信众都会前来品尝井水,祈求健康平安。
古禅寺:位于湄江风景区的核心区域,始建于东晋。历经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仍然屹立不倒。寺内古树参天,环境幽静,是修行者参禅打坐、游客体验禅意生活的理想之地。古禅寺的僧人传承着古老的禅宗文化,定期举办禅修活动,吸引了许多对禅宗文化感兴趣的游客前来参与。
被选为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推动文旅融合与生态保护。
娄底市涟源市湄江风景区持续开展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激发青少年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营地服务功能的同时,成功入选 2023 年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名录,为娄底市首家入选的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湄江风景区地处涟源市西北部,面积 55.44 平方公里,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为主体,岩溶地质遗迹为特色的综合性景区。这里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有 3 处国家级地质遗迹、20 处省级地质遗迹、溶洞、峰林、天坑、漏斗、峰林、峡谷等各种岩溶地质地貌均有发育,被专家学者称为“天然的岩溶地质博物馆”,被中外游客誉为“三湘一秀”、“楚湘奇观”,是理想的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场所。守护好大自然的恩赐,娄底市人大常委会致力于运用立法权助力政府科学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湄江风景名胜区,2018 年 11 月 30 日,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 8 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娄底市湄江风景名胜区条例》,标志着娄底第二部地方性法规正式诞生,为湄江风景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湄江风景区成功入选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也体现了其在文旅融合与生态保护方面的积极努力和显著成效。
景区较大,建议自驾前往,但要注意景区内的交通管制。娄底湄江风景区位于湘中腹地,交通较为便利,但景区范围广阔,景点分散。自驾前往可以更加自由地安排行程,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不过,在景区内行驶时,需注意遵守交通规则,按照指示标志行驶,避免违规行为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由于景区内部分路段可能实行交通管制,游客在出行前最好关注景区官方公众号或咨询景区热线,了解最新的交通管制信息,以便合理规划路线。
部分景点暂未开放,试运营期间采用网上限流预约入园制。湄江风景区在试运营期间,部分景点暂不开放,具体开放区域可关注景区官方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为了更好地控制游客流量,保障游客的游览体验和安全,景区采用网上限流预约入园制。游客需关注湄江风景区官方公众号“湄江风景区运营平台”进行提前预约,如未预约的游客或预约人数已满时将不予进入景区。在预约时,游客应仔细阅读预约须知,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确保预约成功。同时,建议游客提前规划好行程,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因预约不上而影响游玩计划。
大型车辆需按指引停放,换乘景区运营车辆。所有大型车辆(含 19 座及以上)不允许进入博物馆停车场,需按工作人员指引进入苏家坪停车场停放,再通过景区运营车辆摆渡进入景区。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景区内的交通秩序和游客安全。大型车辆驾驶员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按照指定路线行驶和停放车辆。游客在换乘景区运营车辆时,应注意排队等候,文明乘车,遵守车辆运营的相关规定。
试营业期间不接待团队游客。试营业期间,湄江风景区暂不接待团队游客,正式开园之后再进行旅行社和团队的接待。这是为了在试运营阶段更好地调试景区的各项设施和服务,确保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团队游客可在正式开园后组织前往,提前与旅行社沟通好行程安排和预订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