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娄底旅游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2
2024-12-05
蔡和森,一位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杰出人物。1895 年,他出生于上海,籍贯湖南双峰县。1913 年,蔡和森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来到长沙,开启了他的求学之路。他先后在湖南铁路专门学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与毛泽东结为挚友,两人志同道合,共同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校期间,蔡和森读书极为刻苦,常常废寝忘食,以出众的才学闻名。随后,他又转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专修科文学部乙班读书。毕业后,他与毛泽东一同深入湘阴等八个县,了解农民的经济政治状况,为日后的革命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18 年 4 月,蔡和森与毛泽东等一群有志青年组织新民学会,这一团体成为了当时中国进步青年的聚集地,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1919 年,蔡和森偕同母亲、妹妹蔡畅以及女友向警予前往法国,在巴黎参与组织 “勤工俭学励进会”,并在此期间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在法国,蔡和森展现出了顽强的学习精神,他勤学不辍,拒绝俭工,随身携带字典致力于翻译外文著作。他 “猛看猛译” 上百种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深入研究各派社会主义学说和俄国革命的基本情况,用 “霸蛮” 精神译出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产主义 “左” 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等著作的重要章节,认定中国人民必须走俄国革命的道路。
1921 年年底,蔡和森毅然回国,在上海经陈独秀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 年中共 “二大” 上,他同妻子向警予一起当选中央委员。此后,他长期主办中共机关刊物《向导》,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宣传家。蔡和森还担任过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等要职。1925 年,他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赴莫斯科。1927 年回国任中央宣传部长,在中共 “五大” 上被选为政治局委员。在大革命失败的紧要关头,蔡和森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意见,主张独立展开武装斗争。1928 年,蔡和森因疾赴莫斯科治疗,1931 年回到上海支援中共广东省委,后前往香港。1931 年 6 月 10 日,他出席香港海员会议时,被叛徒顾顺章等便衣特务逮捕,随即被港英当局引渡给广东军阀。8 月 4 日,蔡和森在广州被枪杀,年仅 36 岁。
1987 年 7 月 1 日,蔡和森纪念馆在双峰县城复兴路与书院路交汇处建成开馆。馆前为蔡和森广场,占地面积 11000 平方米。广场中央矗立着 9 米高的纪念碑,碑文由陈云同志亲笔题写,顶层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蔡和森纪念馆占地面积 11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650 平方米,展厅面积近 1000 平方米,正门上方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 “蔡和森同志纪念馆” 馆额。
馆内陈列有蔡和森同志从青少年时代勤奋学习到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的文物、照片、著作等 140 多件,设有六个展厅。门厅陈列着蔡和森半身铜像,铜像是 1988 年由其孙女蔡予(蔡博之女)、女婿徐龙森捐赠。铜像高 1.15 米,通高 2.68 米,以邓小平 1979 年 9 月 27 日题词作背景。馆外有 “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 群雕,人物包括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葛健豪、蔡鹿仙、李富春 6 人群塑。蔡和森生平事迹陈列馆分立志 “创造新环境”(1895 - 1918)、组织赴法勤工俭学(1918 - 1919)、系统提出建党思想、引领工农反帝反封建斗争(1922 - 1925)、坚持党的正确路线(1926 - 1930)、人民永远记着他六个部分。
蔡和森同志纪念馆已被确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AAA 级旅游景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娄底市委、市政府以及双峰县委、县政府的廉政建设基地,湖南省红色旅游五条精品线路中的重要景点,娄底市红色旅游的龙头。通过把蔡和森同志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峰的自然人文资源、与陈列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成为了湖南省的红色旅游经典。该馆自建成开馆以来至今,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达 100 多万人次。
近年来,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故居景区不断发展。2021 年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上,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故居景区被正式授予证书,评定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这是娄底市第一家 AAAA 级红色旅游景区。截至目前,娄底市 AAAA 级旅游景区共达 7 家。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故居景区位于娄底市双峰县,包括纪念馆、蔡和森广场、蔡畅图书馆、双峰大会堂、双峰县革命老区陈列室、蔡和森蔡畅故居,集红色旅游、党史教育、干部培训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于一体,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地展示、宣传、研究蔡和森生平事迹和思想的人物类纪念专馆,列入潇湘红八景,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湖南省红色旅游景区、湖南省廉政教育基地、湖南省中小学研学游实践基地。蔡和森蔡畅故居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蔡和森、蔡畅童年生活的实物见证,是蔡畅的出生地和青少年时期的居住地,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和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
娄底蔡和森纪念馆内陈列有蔡和森同志从青少年时代勤奋学习到为中国革命奋斗终身的文物、照片、著作等 140 多件,还设有蔡畅生平事迹陈列室。这些珍贵的藏品仿佛是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向人们展示着蔡和森与蔡畅等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
走进纪念馆,那一件件文物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个展品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们见证了蔡和森在不同时期为了革命理想而拼搏的岁月。照片中的蔡和森,眼神坚定,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决心。他的著作更是思想的瑰宝,其中蕴含的革命理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至今仍能给予我们无尽的启示。
蔡畅生平事迹陈列室的设立,让人们在缅怀蔡和森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蔡畅这位杰出女性的光辉人生。她与蔡和森一样,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妇女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蔡畅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照片、文物和事迹介绍,感受她的勇敢、坚韧和无私奉献精神。
娄底蔡和森纪念馆占地面积 11000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650 平方米,展厅面积近 1000 平方米。其建筑风格独特,彰显着庄重与大气。
纪念馆正门上方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馆额,字体刚劲有力,为纪念馆增添了一份庄严与肃穆。馆前为蔡和森广场,占地面积同样达 11000 平方米。广场中央矗立着 9 米高的纪念碑,碑文由陈云同志亲笔题写,顶层为蔡和森同志立身塑像。这座纪念碑犹如一座历史的丰碑,见证着蔡和森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蔡和森同志的塑像屹立在纪念碑顶层,他深邃的目光仿佛在洞察着世界的风云,仿佛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羸弱的身躯上留着西式的发型,穿着修长的西服,扎着整齐的领带,充分反映出了他要用先进的思想冲击和改变旧中国的个性和信念。《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的九个金黄色大字,临摹于毛泽东的行书手迹,既寓意着被杨昌济先生称誉为 “救国二子” 的两位中国革命领袖的深厚感情,更凸现了毛泽东对蔡和森高度评价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馆外有 “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 群雕。人物包括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葛健豪、蔡鹿仙、李富春 6 人群塑。白色的麻石雕像在阳光的衬映下,熠熠生辉。这组群雕生动地展现了蔡和森一家为中国革命奋斗的壮丽画卷,让人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革命家庭的伟大情怀。
娄底蔡和森纪念馆展示着蔡和森先生伟大成就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蔡和森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杰出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是为中国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在他短暂的人生中,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对党的纪律的敬重、遵守和执行,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纪律建设作出表率。1920 年 9 月 16 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致信国内的毛泽东,坚决主张要 “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并首次提出 “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必如此才能养成少数极觉悟极有组织的分子,适应战争时代及担负偌大的改造事业”。毛泽东曾评价他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蔡和森纪念馆已被确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AAA 级旅游景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娄底市委、市政府以及双峰县委、县政府的廉政建设基地,湖南省红色旅游五条精品线路中的重要景点,娄底市红色旅游的龙头。通过把蔡和森同志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峰的自然人文资源、与陈列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成为了湖南省的红色旅游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