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娄底旅游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2
2024-12-05
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犹如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镶嵌在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上。它始建于清朝末年,见证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变迁。
1899 年,蔡和森父亲蔡蓉峰、母亲葛健豪从上海回到双峰,买下了光甲堂定居。这座砖木结构的建筑,总面积达 550 余平方米,成为了蔡和森、蔡畅兄妹成长的摇篮。1900 年 5 月 14 日,中国妇女运动卓越领导人蔡畅在这里诞生。此后,她与哥哥蔡和森在这里度过了珍贵的 8 年多童稚时光。
光甲堂历经岁月的洗礼,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故事。在光甲堂居住期间,蔡和森家里连续发生了两年不幸的事:他的二姐蔡顺熙夭折,不久大哥鹿仙病逝。于是,蔡母将全家又迁回了永丰原籍。但这段时光,却深深地印刻在了蔡和森和蔡畅的心中。
光甲堂不仅是一座普通的民居,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者。从这里走出的蔡和森,成为了中国无产阶级杰出的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结为挚友,共同发起创立新民学会,第一个提出建立 “中国共产党”,并长期主办中共机关刊物《向导》。他为了拯救民众疾苦,为了党的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蔡和森以其 36 岁短暂的一生,践行着 “匡时救民”“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 的誓言,激励着后人继承先烈遗志,奋勇前行。
蔡畅也在革命的道路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她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为争取妇女的解放和权益不懈努力。蔡和森与蔡畅兄妹的光辉事迹,让光甲堂成为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1985 年,邓小平题写的 “蔡和森故居” 金字红木匾悬挂于故居大门,为这座历史建筑增添了更加庄重的色彩。2003 年 6 月,光甲堂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 年 1 月,被湖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 年 5 月,成功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系列的荣誉,充分体现了光甲堂的历史价值和重要地位。
如今,蔡和森蔡畅故居已成为湖南省红色旅游五条精品线路中的重要景点,娄底市红色旅游的龙头。通过把蔡和森、蔡畅同志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峰的自然人文资源、与陈列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光甲堂成为了湖南省的红色旅游经典,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
娄底蔡和森、蔡畅故居作为湖南省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有着独特的特色亮点。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
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是湖南省红色旅游五条精品线路中的关键节点,也是娄底市红色旅游的龙头。它将蔡和森、蔡畅同志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双峰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及陈列艺术完美融合,成为了湖南省的红色旅游经典。如今,在双峰蔡和森纪念馆的蔡和森广场中央,矗立着 “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 的群雕塑像,包括蔡和森、向警予、葛健豪、蔡鹿仙、蔡畅、李富春。他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共同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故居景区被正式评定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这一荣誉充分彰显了其在红色旅游领域的重要地位。该景区集红色旅游、党史教育、干部培训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于一体,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地展示、宣传、研究蔡和森生平事迹和思想的人物类纪念专馆。蔡和森蔡畅故居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蔡和森、蔡畅童年生活的实物见证,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和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
蔡和森蔡畅故居还入选了湖南红色旅游研学精品线路,成为了 “湖湘红色女杰” 红色研学之旅的重要一站。双峰作为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红色资源丰富,为红色旅游研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红色小镇构建 “红色文化 + 乡村旅游 + 特色产业” 的发展模式下,蔡和森蔡畅故居所在的井字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边建起了以高速公路为主干的交通网,宽敞的水泥硬化路直通家门口,一栋栋小楼鳞次栉比。不少村民沿街开办 “忆苦小吃”“拥军茶馆”“兵哥哥农家乐” 等,迎接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军地联合指导下,井字镇充分挖掘 “革命红” 和 “生态绿” 两大优势,不断在创品牌、促融合、强功能上下功夫,让红色文化 “活” 起来、乡村旅游 “火” 起来、特色产业 “强” 起来。
为了擦亮 “红色名片”,军地有关部门联合镇政府对蔡和森蔡畅故居进行了修缮和扩容,将其由当年的几间平房、几张桌椅、几组照片,升级打造成集广场、雕塑、陈列馆、蔡畅图书馆、宣誓厅等于一体的大型教育基地。同时,拍摄电视专题片、策划音乐舞蹈剧、创作革命歌曲,不断扩大故居的影响力。2018 年,该镇入选湖南省第四批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2019 年,故居获批蔡和森蔡畅党性教育基地;2020 年,故居获批娄底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1 年,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故居景区被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和森小镇” 的知名度与日俱增。
在推动产业融合方面,双峰县人武部领导介绍,军分区、人武部充分利用红色旅游带动效应,帮助该镇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和龙虾、蜜蜂养殖等,打好 “产业组合拳”,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例如,杨球村村民赵剑民在人武部领导的帮助下,协调农业银行办理了低息贷款,发展原生态油茶种植和蜜蜂养殖,不仅还了贷款,还盖了房、买了车。
在强化教育功能方面,军地有关部门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丰富故居陈列内容,提升讲解质量。故居收集民间珍藏的革命文物 310 多件、照片 1000 多张,从革命家庭、退役军人群体及行业骨干中遴选一大批既懂风土人情又熟悉了解党史的本土讲解员。近年来,前来参观学习的团体增多,为提升党史教育吸引力,成立红色故事宣讲队,开展现场教学、情景授课,打造精品党课。
蔡和森蔡畅故居以其独特的红色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坐落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犹如一颗隐匿在山间的璀璨明珠。其地理位置独特,东经 112°24′54.4″,北纬 27°25′43.6″。
房屋坐落在一处小坡上,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郁郁葱葱。这里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座历史建筑打造的天然屏障,使其在宁静中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门前两口水塘,清澈的水面上,芭蕉摇曳,瓜蔓滋长,为故居增添了一份清新秀丽的田园风光。
光甲堂的地理位置不仅赋予了它优美的自然景观,还使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处于湘中山区,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风云变幻和革命历程。从这里走出的蔡和森和蔡畅,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重要人物,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虽然地处偏远,但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这里的地理位置也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周边的自然环境与光甲堂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群山环抱中的故居,宛如一颗镶嵌在绿色宝石中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门前的水塘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还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过去,这里或许是蔡和森和蔡畅兄妹嬉戏玩耍的地方,如今,它成为了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景点。
光甲堂的地理位置虽然相对偏僻,但正是这种偏僻赋予了它宁静与神秘的氛围。在这里,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静下心来感受历史的厚重和革命的激情。它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洗礼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地方。
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作为典型的湘中乡村天井院式民居,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其砖木结构和穿斗式梁架结构的建筑风格,承载着清末时期的历史韵味。
走进光甲堂,古朴的木雕与精致的砖雕映入眼帘,每一处雕刻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些雕刻不仅展现了当时匠人的高超技艺,更透露出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穿斗式梁架结构稳固而精巧,柱子与穿枋的完美结合,构成了一榀榀坚实的屋架。这种结构在中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而光甲堂的穿斗式梁架更是体现了其独特的地域特色。
故居内的陈列物品中有许多原物,这些物品都曾留下过蔡和森、蔡畅的印迹。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见证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仿佛还能让人感受到当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场景;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都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
光甲堂的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古朴与雅致。从房屋的布局到建筑的装饰,都体现了主人的品味与匠心。正厅、左右厢房及天井和杂物间组成的建筑格局,既实用又美观。天井的设计不仅增加了采光和通风,还为整个建筑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这座清末民居,不仅是蔡和森、蔡畅兄妹成长的摇篮,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故事,让后人在欣赏其古朴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力量。
蔡和森故居作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之所。
红色文化在这里 “活” 起来。通过举办蔡畅同志生平思想研讨会、开展人文研究等一系列活动,加强了对蔡和森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研究。编辑出版的《蔡和森革命的一家》《忠诚印寸心 —— 蔡和森图志》系列丛书,推出的《蔡和森家风》《家风・传承:李富春蔡畅》专题报道,以及拍摄的多部电视专题片、制播的微歌曲、策划的音乐舞蹈剧等,都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全县 16 支新时代乡村业余文艺宣传队把蔡和森红色文化、家教家风宣传列入演出节目单,进一步扩大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
红色旅游 “火” 起来。自故居完成修缮开放以来,全镇已接待参观人数达 30 多万人次。吸引了省内外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红色文化旅游 “朋友圈” 不断扩大。井字镇启动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 —— 和森小镇建设,突出湖湘文化特色和蔡和森红色文化特色,打造出一条红色精品旅游线路。红色餐馆 “根据地” 的 “川妹子” 宗莉,既是川菜厨师又是红色讲解员,生动地展现了红色旅游带来的新变化。
人民群众 “富” 起来。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小镇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观,柏油公路两旁干净整洁,黑白相间的湘中民俗住宅错落有致。先前卖不出去的黄栀子、红芯猴猕桃、鹰嘴蜜桃、油茶林、黄金贡柚、百香果、红心火龙果等也成了旅游观光人群的抢手货。村民赵剑民在人武部领导的帮助下,发展原生态油茶种植和蜜蜂养殖,不仅还了贷款,还盖了房、买了车。
蔡和森故居的红色文化内涵,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生动写照,也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娄底市水利局机关工会全体女职工、双峰县公安局组织的实习学警、省人大社会委党支部和办公厅秘书处党支部等都来到这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感受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他们在蔡和森广场向 “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 群雕举行敬献花篮仪式,在蔡和森纪念馆聆听革命先辈的事迹,在光甲堂追寻蔡和森一家追求真理的光荣历程。这种红色传承,让蔡和森故居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也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娄底蔡和森、蔡畅故居的交通较为便利,为游客提供了多种出行选择。
从长沙方向前往故居有以下几条路线:
长沙→(沿京珠 G4)→株洲→(走京珠附线)→衡山县→(下衡山白果收费站)→(走 314 省道)→故居,这是最佳线路,从长沙到景区仅需 1.5 小时。
长沙→(走长潭西线 S41、京珠 G4、长株 S21 高速 / 107 国道)→株洲或者湘潭→(走沪昆高速 G60,从湘乡 / S311 出口离开)→湘乡→(从湘乡大道进入 G320)→双峰→(走 S314)→故居。
长沙→(走长潭西线 S41、京珠 G4、长株 S21 高速 / 107 国道)→株洲或者湘潭→(走沪昆高速 G60)→双峰县→(从双峰县收费站离开)→(走 S314)→故居。
此外,我们还可以沿着沪昆高速,高速交警和您一起瞻仰伟人故里。从长沙出发,沿着沪昆高速一路向西,经长冲枢纽转到华常高速后,在双峰西收费站下高速就能到达目的地双峰县蔡和森纪念馆。蔡和森故居光甲堂,位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杨球村。
如果选择自驾,从长沙到娄底也有多种路线可供选择。比如,长沙至娄底途径地方,长沙开车到娄底高速路况攻略显示,长沙驾车到娄底的总里程为 130 公里,一共得开 2 小时 1 分钟,油费预计 65 元左右,过路费为 57 元左右。具体路线为:从长沙出发,经车站中路、远大一路、团结立交桥、东二环辅路、东二环、南二环、云栖路、长潭西高速、赤江互通、长芷高速、娄商大道、新星北路、工业园环岛、新星北路、新星南路、月塘街、月塘路、氐星路到达娄底。
另外,从长沙到娄底市辖区,总距离为 132.99 公里,总耗时 2 小时,油费 80 元,路桥费 55 元。路线为:从长沙出发,经府中路、岳麓大道、西二环、西二环辅路、云栖路南辅道、长潭西高速、赤江互通、长韶娄高速、岐山枢纽、益娄高速、经开区互通、湘阳街、吉星南路、吉星路、湘中大道到达娄底市辖区。
对于乘坐火车的游客来说,2024 长沙到娄底的火车有多种中转路线可供选择,如 Z77、G6483、G6477 等。
总之,无论选择哪种交通方式,都能较为便捷地到达娄底蔡和森、蔡畅故居,开启一场红色之旅。
尊重历史文化,爱护故居内的文物和设施。
蔡和森蔡畅故居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处设施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蔡和森、蔡畅等革命先辈们的生活足迹和奋斗历程。游客在参观时,应怀着崇敬之心,不随意触摸、损坏文物,不破坏故居内的设施。例如,故居陈列物品中有许多原物,如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这些物品都曾留下过蔡和森、蔡畅的印迹,我们要用心呵护,让它们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以便后人更好地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遵守景区规定,不随意涂鸦、破坏环境。
景区有明确的规定,旨在维护故居的良好环境和秩序。游客应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不随意在墙壁、树木等地方涂鸦,不随地乱扔垃圾,不破坏故居周边的自然环境。蔡和森蔡畅故居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门前两口水塘,清澈的水面上,芭蕉摇曳,瓜蔓滋长,为故居增添了一份清新秀丽的田园风光。我们要共同努力,保持这份美丽,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片宁静而又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
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参观故居周边的自然景观时。
故居周边自然景观丰富,有群山、水塘等。在欣赏这些美景的同时,游客要格外注意安全。在山区行走时,要注意脚下的道路,避免滑倒、摔伤;在水塘边游玩时,不要靠近水边太近,防止意外落水。同时,要听从景区工作人员的安全提示,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文明旅游,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参观。
蔡和森蔡畅故居是一个庄重的红色旅游景点,游客们来到这里是为了缅怀革命先辈,感受红色精神。在参观过程中,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不打闹嬉戏,以免影响他人的参观体验。文明旅游不仅体现了个人的素质,也能让大家更好地沉浸在历史的氛围中,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