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娄底旅游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2
2024-12-05
水府庙水库于 1958 年 9 月开工建设,这一重大水利工程的启动,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期望。在那个充满激情与奋斗的年代,成千上万的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他们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怀揣着建设美好家园的梦想,投入到水库的建设中。
1959 年 9 月,水府庙水库顺利建成。这座水库的建设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紧张、机械缺乏等诸多困难,但建设者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用双手一块一块地垒起了大坝。当时年仅 18 岁的卢运秀老人就是众多建设者中的一员,她既是民兵妇女队长又是共青团员,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水库建设。施工队伍没有任何机械,所有工作都靠肩挑手提。工地人数众多,附近百姓家的鸡栏牛栏都住满了人,住不进的就只能在外面搭简易草棚。尽管条件艰苦,但施工现场每天都是人山人海、热火朝天。
1960 年 5 月,“湖南省水府庙水电站” 挂牌成立。同年 7 月开始蓄水,1963 年 2 月船闸竣工。水府庙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三部分组成。水库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坝轴线全长 242.05 米,其中溢流坝段长 141.75 米,占全长的 60%。溢流坝为非真空剖面,堰顶高程 88.8 米,安装 15 孔 8×5.2 米(宽 × 高)钢质弧形闸门,采用连续式鼻坎消能,最大泄洪能力 6070 秒立米。坝后式电站厂房位于右岸非溢流坝下游,装有 4 台单机容量 7500 千瓦机组,由 4 条管径 3.5 米,长 50 米通过坝体的引水管从库内直接取水,每管最大引用流量 35.7 秒立米。船闸布置在大坝左岸山坳,为单线双级,总水头 28 米,由上、下引航道,一、二、三闸首,一、二闸室及过渡段等 8 部分组成,系浆砌石钢筋混凝土结构,船闸设计年货运量 70 万吨。
水府庙水库从最初的以防洪、灌溉为主,逐步发展成为兼顾发电、供水、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1958 年由于水府庙水库的修建,大部分良田被淹没,10070 名群众被迫搬迁至交通不便的高山顶上、山冲旮旯,生活十分贫困。但水府庙库区内过去盛产粮食、竹、木,素称 “鱼米之乡”。水府庙库区移民的困难,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 1997 年开始,市、县主要领导每年都亲自带领工作队,到库区 7 个村挂点扶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来这里开厂子、办店子,发展种养殖业等,多渠道为库区农民增产增收。杏子铺镇党委政府也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库区的发展上,多方为库区争项目、争资金,解决群众的各种困难。并在 1988 年始,在库区专设了一个群工站,安排干部深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经过多方的扶持,库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不断提高。虽然经过多年的扶持,但由于修建水库和 “五风” 的影响,农民家庭依然贫穷,经济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2010 年底,人均纯收入还只有 2500 元多一点,库区人民行路难、读书难、就医难等突出问题普遍存在。
“十二五” 规划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库区的扶持力度,市、县主要领导带队到库区 7 个村进行挂点扶贫。双峰县委书记吴德华连续 6 年到水府庙库区挂点,2015 年又来了最贫穷的西塘村,为特困户农民解决了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双峰县水利局、移民局、财政局、民政局等许多单位对库区发展从经济上扶持,从技术上指导,杏子铺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也重点扶植库区发展,组织群众大力兴修公路,7 个村内目前已硬化水泥公路 28 公里,组组都有水泥路,人民所需生产生活资料,再也不要肩挑手提了,小车、货车、摩托车在马路上穿梭不止。
水利建设也大大得到改善。围堤、水渠、山塘大都进行了除险加固,许多山塘还用水泥进行了硬化,有的山塘进行清淤,增加容水量,使 5000 多亩水田基本能够旱涝保收。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库区内有一所中学,2 所小学,其中溪口完小已建成了省级合格学校,溪口中学和库区完小也已正在创建之中。人居环境也得到改善,人均收入也得到大大增加,农民住房大都是两层楼房,90% 以上的农户都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2012 年开始,水府庙库区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进行城乡整建,解决了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现在一条条的干净宽敞的乡村公路贯穿各村,一户户农家屋前屋后漂亮整洁,一口口池塘清澈见底。
水府庙水库自建库以来,一直为湘潭、娄底上下游工业用水、近 200 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为湘中地区工农业发展和经济振兴作出巨大贡献。1966 年 6 月韶山灌区建成通水后,引用 44.5 秒立米流量,灌溉百万亩农田。水库严格按照以灌溉为主的水库调度原则,年均提供灌溉用水 5.8 亿立方米。在枯水期,还给水库下游城市补水,缓解了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同时,水府庙水库作为涟水流域防洪保安的水利枢纽工程,为减少上下游的洪涝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水利工程骨干作用。
2017 年,改制更名为湖南省水府庙水力发电有限公司。2018 年,水府庙水库流域遭遇建库以来最大干旱,降雨量、入库流量和来水量均为历史最低,但水府庙发电公司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将韶山灌区百万亩农田的灌溉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省防指的抗旱精神,本着顾全大局的指导思想,坚持发电服从灌溉的原则,加强同气象和电力部门的联系,科学合理调度,及时调整运行方式,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枯水期,还给水库下游城市补水,缓解了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水府庙水库地处湘乡市、娄底市娄星区、双峰县三地交界处,是湘中地区最大的人工水库、长株潭城市群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湖南省构建 “一湖三山四水”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点水库,被誉为 “中部内陆西湖”,水质稳定在 Ⅰ 类至 Ⅱ 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府庙水库的综合效益不断凸显,为湘中地区的发展持续注入着强大动力。
湖面广阔,相当于 9 个杭州西湖,拥有 100 多个库湾和 34 个岛屿,碧波荡漾,水鸟嬉戏。
水府庙水库的湖面极为广阔,水域面积达 50.5 平方千米,相当于 9 个杭州西湖。那浩渺的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之上。水库拥有 100 多个库湾,这些库湾形态各异,有的蜿蜒曲折,如一条灵动的丝带;有的宽阔深邃,似一个神秘的港湾。34 个岛屿如珍珠般散落在水面上,为水库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碧波荡漾的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水鸟在湖面上嬉戏玩耍,时而低空盘旋,时而轻点水面,为这片宁静的水域带来了勃勃生机。白鹭、苍鹭等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每年 5 至 7 月白鹭繁殖的季节,水府庙水库白鹭岛的小白鹭、池鹭达到近 10 万只,场面极为壮观。它们的身影与美丽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自然画卷。
库面冬春多雾,夏秋多云,朝晖夕阳,气象万千。
在冬春时节,水府庙水库的库面常常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笼罩。雾气如梦如幻,宛如轻纱,给水库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当太阳升起,雾气渐渐散去,阳光洒在水面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夏秋之际,库面上多云。洁白的云朵在蓝天中飘荡,与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美不胜收。朝晖夕阳之时,水库更是呈现出气象万千的景象。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水面上,泛起一片金黄。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和湖水染成了橙红色,整个水库沉浸在温暖而宁静的氛围中。
沿岸半岛鳌突,港湾纵横,岸柳成行,花木繁茂,充满田园诗情。
水府庙水库沿岸半岛众多,鳌突而出,形态各异。港湾纵横交错,为船只提供了良好的停泊处。岸柳成行,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水库的故事。花木繁茂,各种花卉竞相开放,五彩斑斓;树木郁郁葱葱,为水库增添了一抹绿色。
稻谷飘香,茶园泛绿,桔柚流芳,充满着田园诗情。在水库周边的田野里,稻谷金黄,散发着阵阵清香。茶园里,嫩绿的茶叶生机勃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桔柚树上挂满了果实,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田园的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自 2017 年以来,库区森林覆盖率增长,娃娃鱼、桃花水母等珍稀物种相继出现。
2017 年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水府庙水库库区的森林覆盖率由 40% 增长到 44.5%。森林的增加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娃娃鱼、桃花水母等珍稀物种相继出现,成为了水府庙水库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见证。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一种古老的两栖动物,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它的出现表明水府庙水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桃花水母则是一种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被誉为 “水中大熊猫”。它们的出现,不仅为水府庙水库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科研人员前来观赏和研究。
此外,水府庙库区还发现了野生中华花龟、28 公斤大甲鱼等珍稀动物。这些动物的出现,进一步证明了水府庙水库生态环境的优越性。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珍稀物种在水府庙水库安家落户。
水府庙水库地处湘乡市、娄底市娄星区、双峰县三地交界处,地理位置独特。其主体位于湖南省湘乡市,大坝位于双峰县境内,库尾回水到达娄底市娄星区,位于娄底市东部,湘水一级支流涟水中游。
从区域位置来看,水府庙水库处于交通便利之地。库区距长沙、株洲、衡阳、邵阳、益阳等地车程均在 2 小时以内,辐射人口达 4000 万。沪昆高铁、湘黔铁路以及沪昆、长韶娄、娄新等多条高速公路穿库区而过,这使得游客无论是选择铁路出行还是自驾都极为便捷。
水府庙水库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水资源调配和生态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湘中地区最大的人工水库、长株潭城市群最大的淡水湖,它不仅是娄底和湘乡的主要水源地、湘潭市的备用水源地、长株潭第二水源地,还是湖南省构建 “一湖三山四水”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点水库。其丰富的水资源通过韶山灌区,为百万亩农田提供灌溉用水,同时在枯水期为湘江补水,缓解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此外,水府庙水库周边的地理环境也十分优美。水库拥有 50.5 平方千米水域面积、431 千米库岸线、100 多个库湾,34 个岛屿点缀其间。沿岸半岛鳌突,港湾纵横,岸柳成行,花木繁茂。周边还有雷打石山、天门大山、九九十八弯、涟水河等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水府庙又名水仙宫,坐落于娄底市双峰县杏子镇光景村光景组境内的涟水河畔。这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古建筑,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其砖木结构独具特色,依山傍水,座北朝南,彰显出明清建筑的典型风格。
走进水府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檐角耸翠的建筑外观,木雕石刻装饰讲究,石木构件及山墙墀头精美绝伦。拱形门上 “水府庙” 三个字苍劲有力,上方 “水晶宫” 三个楷书字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庙内,过厅上盖着楼板,据当地老人介绍,这里曾是当年的戏台。过了过厅便是主厅,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浪曾波恬长邀惠泽;海晏灌清永庆安澜。” 神龛上供奉着水仙尊王禹帝等水神,神龛两侧的对联是:“小心过来,两旁浪急防石齿;大胆撑去,一帆风顺到源头。” 横幅 “有求必应” 表达了人们对水神的敬畏与期望。主厅右边设立莲座,供奉着观音菩萨。庙内墙壁上嵌着数十块石刻,分别刻着渡名和捐款捐物数,这些石刻见证了水府庙的历史变迁。抬头望去,水府庙的檐下、窗棂等处分别有雕刻、彩绘、堆塑,“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过海” 及珍禽瑞兽、如意云纹等祥瑞图案,内容丰富,工艺精湛,部分至今保存完好。
水府庙作为娄底市文物保护单位,不仅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还留存着大量精美碑刻。这些碑刻对研究明、清建筑及宗教活动有较大的价值,同时也为后人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水府庙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三部分组成。
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坝,坝轴线全长 242.05 米,其中溢流坝段长 141.75 米,占全长的 60%。溢流坝为非真空剖面,堰顶高程 88.8 米,安装 15 孔 8×5.2 米(宽 × 高)钢质弧形闸门,采用连续式鼻坎消能,最大泄洪能力 6070 秒立米。远远望去,大坝如一头横卧在涟水河上的巨龙,威武雄壮。1958 年动工,上万建设者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用双手将一块块上百斤的人工凿成的长方体石头砌成了这座高达 35 米的宏伟建筑物。历经三十六个春秋,大坝抵挡了多次洪水猛兽,依然岿然不动,成为涟水河两岸人民的守护神。
电站厂房位于右岸非溢流坝下游,装有 4 台单机容量 7500 千瓦机组,由 4 条管径 3.5 米,长 50 米通过坝体的引水管从库内直接取水,每管最大引用流量 35.7 秒立米。每天清晨,站在水府庙水库大坝上,能听到下游发电机房发出的机器轰鸣声和发电水流的翻滚声,这声音在旁人听来或许有些嘈杂,但对于守护大坝的人来说,却是那么悦耳,令人舒畅。
船闸布置在大坝左岸山坳,为单线双级,总水头 28 米,由上、下引航道,一、二、三闸首,一、二闸室及过渡段等 8 部分组成,系浆砌石钢筋混凝土结构。船闸设计年货运量 70 万吨,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船闸运行近 30 年,年货运量不到 1 万吨。
因沿岸有明代兴建的水府庙而得名。水府庙又名水仙宫,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它坐落于娄底市双峰县杏子镇光景村光景组境内的涟水河畔,依山傍水,座北朝南,砖木结构独具特色。这座古老的庙宇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赋予了水府庙水库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水府庙是娄底保存下来时代较早、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及宗教活动场地之一,对研究明、清建筑及宗教活动有较大价值。
走进水府庙,能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庙内神龛上供奉着水仙尊王禹帝等水神,表达了人们对水神的敬畏与祈求航行平安的愿望。主厅石柱上的对联 “浪曾波恬长邀惠泽;海晏灌清永庆安澜” 以及神龛两侧的对联 “小心过来,两旁浪急防石齿;大胆撑去,一帆风顺到源头”,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文学造诣,更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水上生活的感悟和对平安的渴望。主厅右边设立的莲座上供奉着观音菩萨,体现了佛教文化在当地的影响。
水府庙的建筑风格也充满了宗教文化特色。檐角耸翠的外观,木雕石刻装饰讲究,石木构件及山墙墀头精美绝伦。庙内墙壁上嵌着的数十块石刻,记录着渡名和捐款捐物数,见证了水府庙的历史变迁和宗教活动的传承。檐下、窗棂等处的雕刻、彩绘、堆塑,如 “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过海” 及珍禽瑞兽、如意云纹等祥瑞图案,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既体现了宗教文化中的祥瑞寓意,又展示了明清时期的艺术风格。
水府庙在当地的宗教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涟水古时滩急浪大船易翻,商贾船家经过此地,当往水府庙中拜祭水神,祈求航行平安,香火旺盛。如今,虽然水上交通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水府庙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和信徒前来参观、朝拜,感受其独特的宗教文化魅力。
此外,水府庙所处的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也因这座古老的庙宇而得名。水府庙水库湖中小岛很多,竹海松涛,风景韵味十足,被誉为 “天下水府,人间瑶池”。这里的自然风光与水府庙的宗教文化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文化景观画卷。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宗教文化的熏陶。
水府庙水库库区距长沙、株洲、衡阳、邵阳、益阳等地车程均在 2 小时以内,辐射人口达 4000 万,其交通极为便利。沪昆高铁、湘黔铁路以及沪昆、长韶娄、娄新等多条高速公路穿库区而过,为游客提供了多种出行选择。
从铁路出行来看,乘坐沪昆高铁、湘黔铁路可以快速抵达附近站点,再通过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水府庙水库。这种方式适合远距离的游客,既快捷又舒适。
对于自驾游客来说,多条高速公路的贯穿使得前往水府庙水库变得十分便捷。从长沙出发,可以选择沪昆高速,直接从水府庙收费站下去即可到达。全程高速,距离长沙仅有 100 余公里,一个小时左右即可抵达。从邵阳出发,距离水府庙大约在 120 公里左右,可以通过邵阳市区出发,沿着 S217 省道或 S314 省道行驶,经过新邵县、邵阳县、洞口县等地,最终抵达娄底市,再前往水府庙水库。全程大约需要 2 小时左右,具体时间会根据路况和车速有所变化。
此外,还可以选择乘坐长途客车。从邵阳汽车站或邵阳市内的其他客运站购买前往娄底的长途客车票。长途客车通常会在邵阳市区出发,途径多个站点,最终到达娄底市汽车站。全程大约需要 3 小时左右,票价根据车型和座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到达娄底市后,可乘坐当地的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水府庙水库。
乘坐高铁、火车、汽车到达娄底后,也可以坐中巴或的士到江口,再前往水府庙水库。
总的来说,水府庙水库的交通路线多样,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能较为便捷地到达这个美丽的旅游胜地。
不同的季节,娄底水府庙水库呈现出不同的魅力,为游客带来丰富多样的游玩体验。
春季:春季是踏春的好时节,此时万物复苏,水库周边的山上野花绽放,竹笋破土而出。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鲜艳夺目,新出土的竹笋鲜嫩诱人,让人看了就想采。在这个季节,游客可以爬山,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春天的气息。“三月三,虾上滩”,此时还可以观赏到河虾在浅滩嬉戏的场景。
夏季:夏季水库蓄水丰富,满目青山如黛,白鹭、苍鹭漫天飞翔,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游客可以在碧水蓝天间尽情玩水,体验水面滑翔、下游漂流等水上项目,享受清凉与刺激。如果幸运的话,还能赶上大坝开闸泄洪,那将是一场旷世奇观。湖水从闸门奔泻而出,伴随着雷鸣般的呼啸声,卷起千堆雪花,仿似一幅蛟龙闹海图,气势雄伟壮观。
秋季:秋季的水府庙水库别有一番风味。除了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外,还能品尝到各种野味。傍晚时分,落日晚霞染红了天空,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找个渔家小住一两天,早起欣赏日出,傍晚观赏晚霞,感受好山好水带来的宁静与惬意。
冬季:冬季枯水期,更多的小岛浮出水面,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探索的机会。此时可以欣赏到不同寻常的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库区最高点在雷打石山,从山顶俯瞰水库全景,有一种 “一览众山小” 的味道。山风习习,凉爽宜人,倒回头看涟水下游,仿佛三峡夔门之景,竹排点点,水波连连。
在游玩娄底水府庙水库的过程中,游客一定要注意水上活动安全,严格遵守景区的各项规定。
首先,在参与水上项目时,务必穿戴好救生设备,如救生衣等。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不得擅自行动。特别是在乘坐游船、快艇等水上交通工具时,要保持坐稳扶好,避免在行驶过程中站立或走动,防止意外落水。
其次,要关注天气变化。如遇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等,应及时停止水上活动,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在雷雨天气时,要远离水面和金属物体,避免遭受雷击。
此外,对于不熟悉水性的游客,切勿轻易下水游泳。即使是会游泳的游客,也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区域游泳。如果在游玩过程中发生意外落水情况,要保持冷静,尽量采取仰泳姿势,等待救援。
同时,游客在景区内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要在危险区域停留或攀爬。在游览岛屿、半岛等地方时,要注意脚下安全,避免因地形复杂而发生摔倒、扭伤等意外。
总之,只有确保自身安全,才能更好地享受娄底水府庙水库的美景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