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娄底旅游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2
2024-12-09
娄底新化文昌阁拥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变迁。
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少卿邹廷望解袍归里,在阁南创办三乡学社,吸引了邑中众多学子前来求学,一时之间,这里成为了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邹廷望(1526 - 1606),字子建,又字建岳,出生于湖南新化县洋溪镇寨边村。他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以易经科乡试中举人,四十一年(1562)又以易经科学会试中第 27 名进士,同年 6 月任河南新蔡知县。之后,他历任户部山东清吏主事、陕西凤翔府知府等职,倡创书院。万历五年(1577)告老辞归故里,家居 30 载,闭门谢客。他的父子兄弟都曾登科中举,他自己也曾中进士,因此在故里建立了 “父子兄弟登科” 坊。
到了乾隆丙午年(1787 年),当地士绅在此山石之上建阁,会文讲学,并榜其名曰回澜公所。此时的文昌阁开始成为当地文人雅士聚集之地,他们在这里交流学问、探讨时事。
至光绪戍子年,文昌阁增设三层楼阁,改回澜公所为回澜阁。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昌阁不断发展和完善,其规模和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1981 年 12 月,由新化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文昌阁历史价值的重视和保护。2006 年 5 月,文昌阁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提升了其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地位。
如今,娄底新化文昌阁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依然屹立在新化县城西南 15 公里洋溪镇洋溪河畔,与新化五中毗邻,成为了当地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娄底新化文昌阁以其独特的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展现出古朴而典雅的气质。楼阁式二层六角的建筑风格,既有着传统建筑的庄重,又不失灵动之美。翘角上的风铃,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门楣上的精美石刻更是文昌阁的一大亮点。“回澜” 二字笔力遒劲,雕刻细腻,彰显着前人的书法艺术造诣。两旁的对联 “日月光华瞻圣教,山川灵淑蔚人文”,充分表述了前人建阁的真实内涵,展现出对圣教的尊崇和对人文的赞美。
院内的四块碑刻,记载着士林乡绅创办三乡社学、会文讲学及修阁之事,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文昌阁的过往与辉煌。后堂正中的大成殿,供奉着孔圣人神位,内侧联云:“好集同侪陈俎豆;相期多士际风云。” 体现了对学问的敬重和对人才的期许。
绕阁植树千余株,如今已林木参天。学子漫步在绿荫中,心神俱静,林中悦耳的书声琅琅,与自然融为一体。俯龙潭,洋溪北去,阁影飘摇,清风送爽,无不使人心旷神怡。文昌阁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新化的大地上,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娄底新化文昌阁坐落在新化县城西南 15 公里洋溪镇洋溪河畔,这里地理位置独特,与新化五中毗邻,离万人堆只有 500 米的距离。游客若从新化县城出发,沿着洋溪河一路向西南前行 15 公里,便能轻松找到这座历史悠久的文昌阁。新化五中作为一所拥有四百多年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其校园内的文昌阁更是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新化五中距县城 15 公里,离洋溪镇 1 里许,这里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古木参天,环境幽静。背后是绵延起伏的红岭与龙廻山;正面,远处首望山,其下为文笔峰;左面苍溪山、桐凤山,右面禾枪岭、猫儿石。南山古寨,千仞悬绝。洋溪河自首望山,出乱石间,蜿蜒而来,直奔龙潭湾,绕校而过向北流去。文昌阁就位于这美丽的洋溪河畔龙潭湾,与新化五中共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而离文昌阁仅 500 米的万人堆,如一座历史的丰碑,记载着日寇在 “湘西战役” 中犯下的滔天罪行,时刻提醒着人们不忘国耻。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文昌阁的古朴之美,还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娄底新化文昌阁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现出非凡的魅力。它由巨石、砖、木三种材料构建而成,建筑面积约 300 平方米,宛如一座艺术瑰宝屹立在洋溪河畔。
文昌阁共有三层八角,层次分明,结构精巧。每一角上都嵌着石舫和风铃,微风拂过,风铃清脆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那悦耳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为文昌阁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
阁顶是颜色瓷宝鼎,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彰显着庄重与华贵。门框上的浮雕双龙取宝石刻更是令人惊叹,雕工细腻,栩栩如生。双龙张牙舞爪,似乎在争夺着那颗璀璨的宝石,展现出古人精湛的雕刻技艺。
文昌阁的建筑风格既融合了巨石的坚固稳重,又体现了砖与木的细腻与灵动。这种独特的组合,使得文昌阁既具有古朴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美感。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件艺术品,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娄底新化文昌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其各处细节中可窥见一斑。
门楣上的对联 “日月光华瞻圣教,山川灵淑蔚人文”,充分表述了前人建阁的真实内涵。此对联不仅展现了对圣教的尊崇,更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赞美。在古代,圣教被视为道德和智慧的源泉,而山川灵秀则孕育了丰富的人文气息。文昌阁的建立,正是为了传承和弘扬这种圣教与人文的精神。
后堂大成殿供孔圣人神位,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在文昌阁的大成殿中,供奉着孔圣人神位,内侧联云:“好集同侪陈俎豆;相期多士际风云。” 这副对联表达了对学问的敬重和对人才的期许。学子们在这里祭拜孔子,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才能。
文昌阁曾请罗元鲲、袁吉六等学者名流任教,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文化内涵。这些学者名流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还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教育理念。他们在这里传授知识,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总之,娄底新化文昌阁的深厚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其建筑和对联上,更体现在其传承的儒家文化和教育文化内涵中。它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见证了新化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娄底新化文昌阁作为一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独特的景点,适合多种人群前来参观游览。
首先,历史文化爱好者会在文昌阁找到无尽的魅力。文昌阁拥有悠久的历史,从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少卿邹廷望创办三乡学社,到乾隆年间士绅建阁会文讲学,再到后来不断发展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见证了新化地区的历史变迁。这里的每一块碑刻、每一副对联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历史文化爱好者可以在这里深入研究古代的教育文化、儒家文化以及当地的历史发展脉络。
其次,建筑艺术爱好者也不容错过文昌阁。它由巨石、砖、木三种材料构建而成,四合院式砖木结构,楼阁式二层六角,翘角上的风铃、阁顶的颜色瓷宝鼎、门框上的浮雕双龙取宝石刻等,无不展现出古人精湛的建筑技艺和艺术创造力。建筑艺术爱好者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传统建筑的庄重与灵动之美,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心血。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文昌阁更是一个极佳的教育和学习场所。后堂正中的大成殿供奉着孔圣人神位,学子们在这里可以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培养自己的品德和才能。文昌阁曾请罗元鲲、袁吉六等学者名流任教,这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文化内涵,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
此外,喜欢宁静自然环境的人群也适合来文昌阁。绕阁植树千余株,如今已林木参天,学子漫步在绿荫中,心神俱静,林中悦耳的书声琅琅,与自然融为一体。俯龙潭,洋溪北去,阁影飘摇,清风送爽,这里的自然景观能让人放松身心,远离城市的喧嚣。
总之,无论是历史文化爱好者、建筑艺术爱好者、学生群体,还是喜欢宁静自然环境的人群,娄底新化文昌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值得大家前来参观游览,感受历史文化和教育氛围。
娄底新化文昌阁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游玩时需要游客们注意一些小贴士。
首先,要保护文物。文昌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处建筑、每一块碑刻都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游客在参观游览时,不要触摸、刻画或损坏文物,保持文物的完好无损。遵守景区的规定,不随意攀爬、破坏建筑结构,共同维护文昌阁的历史风貌。
其次,要文明游览。在景区内不要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安静。尊重他人的游览体验,不随地吐痰、不吸烟,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游览氛围。
同时,要注意周边交通和安全。文昌阁位于新化县城西南 15 公里洋溪镇洋溪河畔,周边交通可能较为复杂。游客在前往文昌阁的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在文昌阁内,要注意行走安全,特别是在上下楼梯、观赏阁顶瓷宝鼎等高处景观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摔倒和意外发生。
总之,游客们在游玩娄底新化文昌阁时,要牢记这些小贴士,保护文物、文明游览。